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湖北新季早优稻上市初期或成“香饽饽”

时间:2016-08-11 15:04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进入 8 月,湖北省新季早稻收购高峰并未如期来临。在早稻质量下滑明显、大米进口增势不减及消费需求仍处于下行通道的格局下,托市收购成为该省新季早稻的主要流向,但收购进度

进入8月,湖北省新季早稻收购高峰并未如期来临。在早稻质量下滑明显、大米进口增势不减及消费需求仍处于下行通道的格局下,托市收购成为该省新季早稻的主要流向,但收购进度明显滞后于往年同期,市场收购价格难言乐观。

新季早稻产量质量均下滑

受厄尔尼诺天气影响,入春以来,湖北省阴雨寡照天气较多,影响早稻抽穗扬花,而今年6月底以来的持续降雨,又导致省内早稻主产区荆州、咸宁等地遭受严重的渍涝灾害。

据农业部门统计,湖北省早籼稻受灾172.8万亩、成灾78.4万亩、绝收10.7万亩,综合考虑种植面积减少、受灾等情况,保守预计今年该省早籼稻总产47亿斤左右,比上年减少3.5亿斤左右。

同时,早稻单产、质量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据调查,湖北省公安县早籼稻单产1000/亩,同比下滑200/亩;整精米率60%,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早优稻主产区监利县单产800/亩,同比下滑300400/亩;

结实率65%,同比下滑15%,且米粒易碎。

今年以来早籼稻走势低迷

受国际国内大米供给充裕、托市拍卖不畅及消费需求持续萎缩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今年以来,湖北省内早稻市场走势低迷,价格上行乏力。

国际国内大米供给充裕

得益于亚洲国家特别是印度、泰国、印尼等国大米预期收成增加,新年度世界大米产量攀上历史新高。美国农业部7月预计,2016/2017年度世界大米产量为4.8123亿吨,较上年度增加106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消费量将达创纪录的4.7829亿吨,较上年度增加207万吨;年度库存结余为1.073亿吨,较上年度增加61万吨。

从国内情况看,托市拍卖成交低迷,库存消化偏慢。起拍价定价过高、消费需求萎缩导致托市拍卖成交极为不畅。2016年湖北省托市早籼稻累计成交仅千余吨。起拍价设定过高,在抑制成交量的同时,也刺激了大米进口甚至走私的大幅增加。

海关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大米199.2万吨,同比增长40.68%。价差优势是进口大米持续增加的主要诱因。8月初,越南产5%破碎率大米到港价2990/吨,广东早籼米批发价3730/吨,两者价差达到740/吨。 消费需求仍处于下行通道。

一方面,作为工业用粮、饲料用粮主要稻谷品种的早籼稻,需求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市场结余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替代现象突出,湖北省的早籼稻除了储备用途以外,历来都是广东、福建和云贵等地米粉的重要原料,但目前市场份额逐渐被进口碎米和玉米淀粉所替代。

据加工企业反映,目前市场上玉米淀粉价格仅在1.15/斤左右,进口越南碎米到湖北的价格在0.95/斤左右,价差优势更加明显。

托市收购成新早稻主要流向

当前新产早籼稻市场收购较为谨慎。据部分大米生产企业反映,按照当前早籼稻市场收购价1.25/斤、加工费6/百斤、出米率60%计算,每百斤早籼稻产出:大米60斤,1.9/斤;油糠8斤,1.1/斤;碎米2斤,1.2/斤;谷壳22斤,0.1/斤,企业亏损3.6/百斤。

而陈稻由于质量较好,出米率多在65%以上,能保证企业维持生产的基本利润。因而,在当前早稻托市拍卖停拍、地储粮源消耗殆尽的形势下,企业只能压缩早籼米产量,新季早籼稻市场购销较为清淡,托市收购仍为新季早籼稻的主要消化渠道。

早优稻前期走势将较为乐观

在托市收购支撑下,早籼稻市场价格将呈现稳中偏弱走势。当前,依旧庞大的进口和库存规模,加之正值大米需求淡季,早籼稻总体供需面宽松格局未有大的改观。湖北省内荆州、咸宁等地国标三等早籼稻收购均价1.25/斤,预计受质量下降影响,托市收购进度将较往年同期减缓,从而进一步打压早稻市场收购价。

早优稻前期走势将较为乐观,但后期随着早熟中稻陆续上市,价格下行压力较大。上半年以来,受上年稻谷托市收购量可观及托市拍卖定价过高影响,市场有效流通稻源有限,中晚籼稻供应逐步趋紧。

早优米作为中晚米的配米,具有价格成本较低的替代优势。因而,在新季早优稻上市初期,将成为米企较为青睐的收购品种,目前,湖北省内公安、监利等地收购均价1.31.35/斤,质量将成为影响其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预计随着早熟中稻的上市,后期其价格优势会逐步弱化,收购价格或将出现一定程度下滑。(粮油市场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