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确保大豆农户利益 齐齐哈尔市尚须克难攻坚

时间:2015-01-31 11:17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昨日,省调研督导组来齐调研,记者从我市贯彻落实目标大豆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会上获悉,2014年以来,我市认真部署、积极开展工作,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正在平稳有序

昨日,省调研督导组来齐调研,记者从我市贯彻落实目标大豆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会上获悉,2014年以来,我市认真部署、积极开展工作,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正在平稳有序进行。截至2015年1月23日,我市新增60万亩大豆,大豆销售34.7万吨。目前,我市农民手中六成大豆余粮待销。新政下,合理引导大豆生产、流通、消费,确保农户利益,我市尚须克难攻艰。

收购政策有变农民惜售

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大豆销售进度变慢。从目前情况看,国家临储政策取消,加之加工企业利润空间变小和进口大豆的低价格冲击,社会购销主体减少,导致了大豆市场销售不畅。以前通过大豆临时收贮政策,当大豆市场低迷时,用临储价格兜底,起到了指导市场价格“风向标”和“托市”的作用。现在国家退出临时收储政策,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对大豆销售不利。

2014年新粮收购季,受经济下行和市场需求不旺影响,大豆加工企业等市场收购主体入市不积极,本地大豆市场价格长时间在2元至2.3元左右,低于上年价格,低于农民心理预期,并出现大豆有价无市现象。据了解,目前农民手中60%大豆余粮没有销售出去,影响大豆变现,对下年生产资金筹集带来难题。预计春播前,应该有一个交易小高峰。

截至2015年1月23日,全市农民大豆销售34.7万吨,其中纳入统计的粮食收购企业收购大豆11.3万吨,大部分销往北京、云南、贵州、湖南等地。

农户对目标价格没谱

眼下,农户对新价格政策心里没谱,更不了解大豆销售价格与目标价格的关系,所以在价格较低时采取不出售的办法,等待价格上涨。由于是第一次实施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农民还没有真正体验到这个政策与实际销售价格之间的关系,也无法计算出预期收入情况,更无法确定最终平均价格是多少,担心自己的销售价格大幅度低于最终的平均价格,影响收入。

对此,我市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公布每年大豆目标价格,同时统筹安排好面积核查工作,帮助、引导大豆农户生产、流通、消费,为价格补贴及确保农户收益打好基础。

相关链接:

以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推进大豆目标价格改革,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合理引导大豆生产、流通、消费,促进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完善符合国情、省情和现阶段发展要求的大豆价格形成机制。

改革内容:

(一)目标价格制定。目标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大豆目标价格实行一年一定,于播种前公布。试点地区执行统一的大豆目标价格。

(二)市场价格确定。我市大豆市场价格为采价期内全省大豆平均收购价格,由国家统一监测确定。采价期为当年10月至次年3月。

(三)补贴发放。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启动补贴;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启动目标价格补贴。补贴监管。补贴资金专户实行封闭管理。依法惩处骗取补贴等违规行为。

(四)组织好大豆收购。取消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引导具备一定加工、仓储和资金实力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大豆收购。加强收购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