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6月15日-中国国家粮食局近日发布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首个国家级专项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体系,2015年底前完成集中新建仓容1,000亿斤任务。 中国政府网刊登粮食局负责人就《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答记者问,表示该规划旨在全面提升粮食收储和供应保障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粮安工程”是粮食流通工作的“守底线”工程。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售粮便利、储存安全、物流通畅、供给稳定、应急高效、质量安全、调控有力的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现代粮食流通新格局。 2015年底前完成集中新建仓容1,000亿斤任务,实现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户数达到1,000万户;到2017年完成全国“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到2020年基本消除“席茓囤”等露天存粮,应急供应网点达到5万家。 建设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应急建设期(2015年),重点解决仓储设施不足等紧迫问题,核心是主产区仓容建设和“危仓老库”维修改造;二是整体推进期(2016-2017年),全面推进粮食流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全面建成期(2018-2020年),全面完成“粮安工程”建设任务。 为确保完成任务,健全“粮安工程”建设全面负责制,将省级政府负责区域内粮食收储供应安全建设任务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建立中央财政投入机制,地方财政要支持粮食流通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粮食流通领域。 中国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年初表示,宏观经济形势对粮食市场特别是对粮食消费需求的影响显着加深,粮食供求总量紧平衡与部分品种阶段性过剩矛盾凸显,且现行粮食收储政策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