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成为又一个加入“跌跌不休俱乐部”的新成员。目前这个俱乐部有A股、港股、欧股、人民币等成员。 本周大宗商品全线遭遇暴跌,从原油到玉米都未能幸免。尽管大宗商品的暴跌与希腊和亚洲的乱局之间并没有很强的联系。但是大宗商品的暴跌就像一个下降的气压计,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通常暗示着一场风暴正在靠近。 那么卷起“大宗商品飓风”的“暴风眼”的是什么? 美国知名财经博客Zero Hedge给出答案:是中国股市。 美国明星对冲基金Galtere的基金经理Renee Haugerud认为媒体把关注点集中在希腊与大宗的关系上市错误的。 她承认她的看法或许没有数据支持,但凭借多年的专业直觉,她认为:大宗商品的抛售浪潮更多的是与中国股市的暴跌有直接关系。 投资者为救股票抛大宗商品套现 此前市场关于大宗商品的传言尘嚣甚上。其中一种说法称,中国政府或其代表机构大量抛售大宗商品套现,以获得资金挽救A股。 基金经理Haugerud在采访中也反驳了这种传言,她认为大宗商品跌幅这么大,不会是一个机构的单一行为,而是大量投资者和交易员为了避免自己的两融账户被强平,将自己的其他资产(如大宗商品)套现。 这种情况在沪深两市多家公司纷纷停牌后越演越烈。目前上交所有162公司停牌,深交所有514价公司申请停牌。 资深基金经理Haugerud说,当遭遇暴跌时,当你需要现金的时候,你卖出是你能卖出的,而不是你想卖出的。 此外,她表示大宗商品还作为贷款的抵押物以支持其他投资活动,例如购买股票。原油、桶甚至是大豆都被套现以偿还贷款。这个过程大约已经进行了四分之三。 暴跌降低大宗商品预期 大宗商品市场遭遇七个月来的最大滑坡,除了投资者资金缺乏,不得不抛售套现外,未来预期也不被看好。 中国股市的暴跌加剧了投资者对这一全球原材料消耗大国需求下降的担忧。大宗商品交易员担心中国股市重挫反映的是宏观经济的疲软表现。中国股市在6月12日创下纪录高点,在不到半年时间内股市就飙涨了60%,原因是中国政府向市场投放了大量廉价资金以支持高负债企业。 然而,中国经济基本面并不容乐观。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由2012年初的近9%放缓至7%,因制造业活动萎缩且房价下跌。政府旨在推动经济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的举措对经济扩张造成了负面影响。 Commonfund Asset Management Co.首席投资策略师施特劳斯(Michael Strauss)称,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面临压力,通常在看到这些迹象时,经济活动和大宗商品需求在减弱。Commonfund管理着约250亿美元的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