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时报》网站9月20日刊登题为《进入黄金时代的一线希望》的署名文章,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文章提出, 世界某些地区不断进步,另一些地区却停滞倒退,全球稳定和繁荣的希望是在增加还是减少?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可以通过考虑三个其他问题更好地应对。 首先是美国是否将重新赢得道德领袖的地位。文章称,尽管存在种种缺陷,美国的确自二战结束后为世界提供了这样的领导。但是,9·11恐怖袭击改变了一切。对这场袭击的愤怒致使美国人支持他们曾经认为不可思议的政策。他们以“全球反恐战争”的名义容忍酷刑,接受甚至支持非法入侵伊拉克,听任无辜平民成为无人机袭击的附带损害。 文章认为,为了恢复美国的道德领袖地位,贝拉克·奥巴马总统必须履行之前的言论——他担任总统之初在伊斯坦布尔和开罗发表的演讲就是例证,这些言论体现了对被压迫者的真诚关注。但是,奥巴马无法独自做到这一点。而到目前为止,美国公众或国会似乎都没有表现出重新连接“道德罗盘”(位于大脑中右颞顶交界处,可以指导人们评价他人的行为)的决心。 文章指出,中国是否将重获经济动力是第二个影响世界未来的大问题。多数专家都认为,中国由出口和投资带动的增长模式几乎已耗尽潜力。事实上,中国不能再继续依赖制造业出口,因为眼下美国和欧洲这两大需求来源都举步维艰,而中国自身的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 同样,中国政府也不能继续在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上浪费资源,这导致工业产能过剩和地方政府债务高涨。文章称,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未来都取决于中国领导人有多大决心克服既得利益,实施全面的结构性的政策改革。 最后一个问题是欧洲和日本是否将恢复他们的“动物精神”(凯恩斯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推动消费者信心的人类情感)。鉴于欧洲当前的问题和“安倍经济学”的影响力减退,很难相信推动全球产出增长几十年的欧洲和日本经济将重获原来的地位。事实上,欧洲人和日本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放弃了这样的希望。 欧盟领导人尽管保住了欧元区的完整,却缺乏让经济摆脱萧条的长期战略。欧洲情况的严重性体现在人们越来越接受西班牙和希腊等一些欧盟国家的高失业率以及年轻人失业率超过50%的现状。 与此同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经济计划的前两支“箭”——大幅放宽货币政策和提高政府开支——似乎给日本长期停滞的经济以推力。但是,第三支也是最重要的一支“箭”结构改革目前为止却没有产生什么作用。 文章称,幸运的是,美国和中国经济由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社会所支撑。亚洲其他地区尤其是印度和东盟十国的年轻人也同样乐观——他们本应如此。亚洲的中产阶层预计未来几年将会激增,从2010年的5亿人增至2020年的17.5亿人。全球中产阶级预计将从2010年的18亿增至2020年的32亿和2030年的49亿——那时将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 文章最后说,叙利亚、索马里、埃及和阿富汗等国眼下面临巨大挑战,全球也面临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严峻问题,但世界有理由对未来充满希望,全球或许即将进入人类历史新的黄金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