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以大商所玉米、鸡蛋期货相关农产品价格保险的实验意义,更多地在于为价格补贴机制转变提供一个新的基础。 分析人士称,长期收储政策使我国相关农产品失去了价格弹性,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日趋弱化,如何恢复、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同时规避WTO框架下的争议,成为当下农业补贴政策转型的重点。“随着国际市场倒逼形势加剧,三大主粮收储政策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退出历史舞台是大概率事件,我国粮食政策调整要以时间换空间,加紧对新补贴措施的研究。期货+保险模式将为新的补贴措施提供基础。国际经验也证明,农产品补贴中期权产品的开发尤其重要。” 资金、自然灾害、价格波动风险是一直以来令农民焦虑的三个问题,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阻碍。 农业研究人士称,随着信贷支农力度的加强,灾害险的完善、价格险的推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三重门已经求解有术。尤其是价格险将给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以支持,未来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将更有力量。 规模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将进一步将我国农产品推向国际竞争。农业公司的竞争力是国际农产品竞争力量强弱的一个投影。中粮期货宏观研究员柳瑾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长期来看,农产品期权的推出将给农业相关企业带来更加多样化的衍生品选择和贸易模式。而根据国外经验,欧美的ABCD等四大粮商普遍深度参与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交易,实现其现货、期货期权的双线贸易和生产销售模式。 市场人士认为,伴随中国农业现代化机制尤其是深层的金融机制的完善,面对国际竞争,中国农产品将是一个全新的博弈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