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中国种业已出现高速发展风口期-(2)

时间:2015-02-11 10:17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力在于价格,而价格战则导致产能扩张与收缩,进而引发全行业产品价格周期波动。“行业里惯性认为种业做不大、强周期、不挣钱,看

  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力在于价格,而价格战则导致产能扩张与收缩,进而引发全行业产品价格周期波动。“行业里惯性认为种业做不大、强周期、不挣钱,看到的都是过去10年的种业报表,而过去10年是种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行业属性被旧体制扭曲,所以其表现并不能反映行业发展趋势。”施亮认为,行业龙头正是认识到这个趋势才展开“逆周期操作”的。


  专业公司成长快,行业发展的生态就更好


  并购不仅是一种实力,更是一种能力,这是采访中施亮反复强调一个观点。他认为,企业在并购中展现的是实力,但并购只是兼并重组的第一步,企业的并购能力如何,会在投后管理中得以体现。


  近3年来,在兼并重组带动下,我国种企数量从8700多家降至5000多家,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并购仍处于“有钱就是任性”的阶段,资本市场追逐的更多是政策利好,而不是产业抱负。这样的兼并重组,对行业发展来说是利是弊?


  “对投资人而言,并购一定会有成败,但从产业发展的长期视角看,所有的并购都是成功的。”施亮说,一次并购对一个企业来说可能不成功,但对产业生态的发展却是有利的,因为所有的并购都会让行业不平静,而只有不平静才能激发企业之间你追我赶的活力,才能推动产业生态的建立。“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讲,全社会应该对种业投资者包容,不能苛求每个企业都成功,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他说。


  相比一个公司的成败,更重要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是行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施亮认为,产业链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佳的效果,因此包括种业在内的产业发展路径必然是从内循环向外循环转变,最终实现内外节点无缝对接。“产业链各环节上的专业公司成长快,行业发展的生态也就越好。”施亮预测,未来,大企业真正要做的是产业链上核心环节的研发。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事事亲力亲为,实际上是产业链上专业化公司发展不充分的一种表现,而专业化公司发展得不充分,又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投资。施亮认为,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扶持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龙头是政策重点,但当国内种业发展到后半程的时候,扶持政策应该从扶持大企业转到扶持产业生态上来。“种业强国无法简单依靠几个大企业撑起来,而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发展生态,所以政府作为组织者,应该让更多投资者更充分地接触产业,让产业信息更加透明化。”施亮说。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