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送到社区工厂 食品安全周宣传让市民吃得健康
昨天,全市多处开展“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把食品安全知识送到社区、工厂。 上午,虽然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上沙村文化广场依然人头攒动——市技术质量监督管理局福田分局在此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真的碘盐和假的碘盐该怎么辨别?”一位大妈来到咨询台前,询问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大妈,从外观看,真的碘盐包装比较精美,上下的封口都有7道突起的横棱,摸起来比较光滑。而假的碘盐包装上下封口不一样大小,突起的横棱也有多有少的。市民可以通过看和摸来进行辨别。 而蔡大爷则对鸭脖子的真伪表示了莫大的兴趣。当工作人员告诉蔡大爷,鸭脖子的包装上必须有卫生许可证,还必须有“QS”标志时,蔡大爷高兴地说:“以后我得听专家的,不论买米买油还是买鸭脖,都应该看有没有‘QS’标志。”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市民拿了一大叠的宣传海报和宣传资料。周大叔告诉记者,他刚路过,看到有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马上来拿些资料,以便“拿回去和家人、邻居一起研究研究”。 下午,宝安区新安街道创业天虹广场前围满聆听食品安全知识的群众,由宝安区农林渔业局、质监分局、工商分局、卫生局、盐业执法大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及各街道办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宝安区食品安全宣传周”拉开帷幕。据介绍,这次活动旨在通过从各食品监管环节、监管区域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企业、市民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推动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活动将持续到本月底。
(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周元春,刘永新,通讯员:陈志胜,黄力多,实习生:彭艳琴,2007年05月29日)
不出小区就可测蔬菜农药残留
昨日,在益田村内,记者看到不少市民在益田村广场咨询食品安全问题。这是由深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开展的“深圳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 据介绍,有关部门将于5月29日至31日分别在益田、梅林、桃源村社区进行食品安全宣传,同时市农林渔业局的有关专家还会携带检测仪器到现场,社区市民不用出社区就可以检测自己所购买的蔬菜是否有农药残留。
(来源:晶报,记者:康岩慧,2007年05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