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复习题(500题)(5) 2013-12-17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市、州人民政府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各地工商、卫生、质量监督部门 202、在中国境内从事( D )活动,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 A、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 B、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C、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D、以上都正确 203、( B )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A、食品企业 B、食品行业协会 C、新闻媒体 D、食品卫生监督部门 204、以下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化学食品添加剂合成的安全 B、添加剂对身体有害,应该一概禁止 C、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都是食品非法添加物,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 D、发达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我国就可以使用 205、以下有关绿色食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绿色食品就是绿色的食品 B、绿色食品就是不放化肥和农药的食品 C、绿色食品一律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D、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206、(B)管机关可以聘请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畅通投诉渠道,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 A、 县级及其以上 B、各级 C、 省级以上 D、村级以上 20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因食品存在缺陷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的,受害者可以( C)。 A、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 B、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C、 二者都可。 208、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是 ( B )。 A、 GMP C、 QS C、 ISO 9000 D、CCC 209、粮食中出现黄曲霉毒素,属于(A )。 A、生物性污染 B、物理性污染 C、化学性污染 D、以上都不是 210、关于食用农产品,质量要求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B )。 A、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 B、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 C、 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 D、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211、食品冷藏是指为保鲜和防腐的需要而将食品或原料置于(A)条件下贮存的过程。 A、0~10℃ B、4~10℃ C、1~5℃ D、-5~0℃ 212、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B )。 A、生产日期 B、最佳食用期 C、出厂日期 D、检验日期 213、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应该是( D)。 A、技术部门人员 B、 质量部门人员 C、 管理人员 D、 具有资质的人员。 21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 C )。 A、关键点的控制 B、 食品危害的分析 C、 食品危害的控制 D、安全风险的分析 215、豆制品在流通、消费环节及运输过程中,冷藏温度要求为(B )以下。 A、5℃ B、10℃。 C、15℃ D、12℃ 216、出口的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B ),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A、检验合格后 B、监督、抽检 C、备案后 D、注册后 217、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应当立即向(A )通报。 A、卫生行政部门 B、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18、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及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D)组织事故责任调查。 A、国务院 B、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 C、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219、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C )报告。 A、县级质量监督部门 B、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20、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活经营活动的,除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等物品外,违法生产经营食品的货值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D)罚款。 A、一倍以上十倍以下 B、二倍以上十倍以下 C、四倍以上十倍以下 D、五倍以上十倍以下 221、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C )。 A.一年半 B.三年 C.二年 222、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置的机构(A)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A、应当; B、不应当; C、可以; D、不可以 223、下列关于食品安全法对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要求不正确的是(C) A、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B、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C、只需要中文标签和说明书,其他的不需要 D、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224、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记录制度,进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B)。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225、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D)规定。 A、国家认监委 B、国家质检总局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国家工商行政部门 226、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D)。 A.食品卫生许可 B.食品生产许可 C.食品流通许可 D.餐饮服务许可 227、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C)年。 A.六个月 B.一年 C.两年 D.五年 228、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列哪种业态不属于餐饮服务许可的范围(B) A、小吃店 B、食品摊贩 C、学校食堂 D、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229、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B) A、食品生产许可 B、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 C、工商注册 D、税务登记 230、食品添加剂应当(A),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A、在技术上确有必要、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 B、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 C、检测实验室的检验 D、经营企业管理规范认证 231、对通过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B )机构依法实施跟踪调查。 A.行政卫生机构 B.认证机构 C.工商部门 232、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 A )来制定。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各地质量监督部门 233、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B )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A.可以 B.不得 C.只有省一级地方政府可以 234、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 B )实施免检。 A.可以 B.不得 C.只有免检食品可以 235、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 A )部门制定。 A.卫生行政部门、农业行政部门 B.质量监督部门 C.检疫检验部门 236、2010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确定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电子网络监管的工作目标是年内力争达到( B )县级局要开展这项工作、( C )食品经营企业建立电子进货台账。 A.50% B.60% C.70% D.80% 237、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 B )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根据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A.食品许可证 B.食品安全信用 C.生产经营 D.守法经营 238、吉林省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共有(C)项。 A、8 B、9 C、10 239、(A )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食品安全委员会 C、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240、《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 D )。 A、植物及其产品 B、动物及其产品 C、植物、动物及其产品 D、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标签:流通 环节 节食 食品 安全 知识 培训 录入:本站编辑 来源:网络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