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千百年来的传统行业,面对千载万逢的历史机遇,粮食企业如何认识和参与“创新驱动”呢? 首先,2015年最低收购价格从政策层面打破了企业多年以来认为原粮价格必须连年只涨不跌的心理定势。经营者必须对“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等一系列政策导向有充分的认识,进行有关准备。 二是在原粮价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却为粮食企业成品粮利润的适当增加预留了空间。此外,通过加强信息畅通和产销协作、丰富品种结构和提升产品质量、缩短供应链条和延伸品牌价值等手段,还可以继续拓展新的利润空间。 三是市场对粮食价格的形成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国家政策措施仍然可以发挥必要的调控作用。一是最低收购价对2015年的新粮价格构成底部支撑,二是在产量获得丰收、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启动托市收购或者临储的方式进行调控,确保粮食市场基本稳定。 四是粮食企业积极参与“创新驱动”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通过品种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创新,尤其是经营手段、产业模式、合作方式、管理理念、营销思路的创新等,在重视产量和数量的同时,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才能在弱势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三、基本面: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要稳定在5.5万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地整治,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研发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瞄准市场调整种养结构,支持农产品加工特别是主产区粮食就地转化,开展粮食作物改为饲料作物试点。综合治理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要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分析: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 60709.9 万吨( 12142 亿斤)其中谷物总产量 55726.9 万吨(11145.4 亿斤)。其中稻谷总产量为2.06亿吨。国家相关机构预计2014/2015年度稻谷消费量为2.0248亿吨,年度产大于需约300多万吨,国内稻米市场供应继续宽松。 2014年我国早籼稻产量为3401万吨。2014年全年通过拍卖出库临储稻谷422万吨。截至2015年1月底,临储稻谷库存达6000多万吨。目前已近3月底,春耕春播即将进行,储备粮轮出工作将逐步展开。 2015年粮食库存消化压力空前之大,消费终端没有明显好转。把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将更加严厉。预计短期内市场总体行情难以乐观。但为品质优良、安全放心、服务到位的创新企业和优质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四、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包括中央储备企业、地方储备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经纪人、粮农,以及国际贸易粮商等。 中储粮总公司近年来为了确保储备粮管理“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为使粮食“买得进、存得好、卖得出”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中储粮直属库的粮源需求主要是正常轮换,以及按国家要求启动托市或临储收购,对市场的影响可控有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