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茶看湖南。11月26日,2015年湖南经济合作洽谈会暨第七届湘商大会在邵阳举行。在招商推介会上,湖南省林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长清描绘了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行稳致远的蓝图:到2020年,实现油茶产业产值400亿元以上。目标相当于在2014年底,湖南油茶产值213亿元的基础上翻番。 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 湖南是我国油茶中心产区,全省300多家企业、2000多家种植大户、500多家专业合作社参与油茶发展,形成了衡阳、常德、怀化3条产业带,25个油茶产业示范园,48个国家油茶重点县。截至2014年底,全省油茶林总面积达到2013.6万亩,茶油产量20.7万吨,产值213亿元,均居全国第一。 胡长清介绍,自2008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湖南召开以来,湖南以每年新造50万亩、低改抚育90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全省油茶林面积从2008年的1778万亩增加到2013万亩,占全国油茶总面的34.7%。茶油年加工能力达50多万吨,其中年产1000吨以上的茶油企业达35家,培育出了金浩、林之神、江山、神农、大三湘、宝庆桂芳、红星盛康、山润、大自然、中联天地等油茶龙头企业和茶油品牌。茶油加工工艺不断创新,茶油名牌不断涌现。茶油年产量由2008年的10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20.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3%。油茶产业年产值从2008年的60亿元增加到213亿元,产业年带动就业117万人次。 与此同时,中国(常宁)油茶旅游文化节成为全国生态节庆品牌,常德鼎城、邵阳县、常宁市等地油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油茶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湖南油茶产业的发展是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集约化跨越。 科技创新领跑全国 通过创新林地流转机制,湖南允许各种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油茶基地建设。通过创新经营机制,形成了以“企业+农户”、“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联户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经营模式。 同时,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全国油茶科技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先后落户湖南。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17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级油茶种质资源库和油茶杂交种子园相继建成,油茶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分子技术、源库调控、测土配方施肥等现代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培育出了高产油茶良种70多个。 胡长清表示,创新已成为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湖南油茶领跑全国的核心竞争力。 到2020年达产值4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