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天惠粮油 > 行业专题 >

进口配额分配少些“任性”多些“理性”- - 粮油市场报主办

时间:2015-01-12 21:22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进口配额 政策性粮食进口配额分配少些“任性”多些“理性”

文章摘要:新年过后的小麦市场第一件大事件莫过于1月6日至8日在安徽和河南举办的国家政策性粮食专场(小麦)交易。这场交易被不少相关文章用疯狂竞拍、场面火爆等词语描述,而引发抢拍的关键原因是此次专场交易的成交量将与2015年小麦进口配额分配比例挂钩。 受此影响,..

  新年过后的小麦市场第一件大事件莫过于1月6日至8日在安徽和河南举办的国家政策性粮食专场(小麦)交易。这场交易被不少相关文章用“疯狂竞拍”、“场面火爆”等词语描述,而引发“抢拍”的关键原因是“此次专场交易的成交量将与2015年小麦进口配额分配比例挂钩”。

  受此影响,参与交易的企业表现相当“任性”。交易结果显示,168万吨的成交量超过了上年11、12月临储小麦成交量的总和;成交均价高达2630元/吨,较2014年最后一期临储交易均价高出200元/吨,其中最高成交价出现在河南,高达2790元/吨。

  企业的“任性”也透出对市场现状的“无奈”。试想,在主产区小麦主流入厂价格2500~2580元/吨的背景下,为了这些进口配额,企业也是蛮拼的。尽管竞拍的溢价部分可以摊到日后进口的小麦成本里,或转嫁到加工后的成品粮中,但企业需要承担的风险依旧很多。例如:在当前整体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已经拍得的小麦及时付款交割的问题;南方企业面临发运(高额运费)或就地转卖(降价出售)的问题;国家是否会择时投放国有进口小麦储备的风险;国际粮价大幅下行的风险;国内优质麦产量质量双增及用于面粉改良的添加剂广泛应用等。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专用粉、高档粉用量的提升,关于进口小麦配额申 请和使用的问题也被市场诟病,南北配额数量不均、配额分配方式不公平、加价倒卖配额等一系列问题让一些机构组织从中牟利,进而导致不少专用粉加工企业无端增加了生产成本。

  于是国家希望通过专场集中交易的方式,让小麦进口配额分配达到尽量的公平,通过大幅提高交易底价的方式,尽可能过滤不相关企业的干扰。

  这种方式本无可厚非。但也正是因为进口配额由国家分配,且国家通过规模收购掌握着主要粮源,看似公平的方法也被业界认为有些“任性”。

  本应是一次给市场补充原粮的常规竞价交易,已经引发了一场针对“进口麦配额该如何分配”以及“国产优质麦产业如何发展”的讨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已经在方向和原则上给予了进口小麦配额更多的思路和探索。在具体执行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扩大小麦进口配额的非国营比例。我国每年小麦进口配额有963.6万吨,民营配额仅占到10%,不足100万吨,在国营进口小麦极少公开投放的情况下,民营进口小麦势必奇货可居。只有扩大民营进口比例,才能从数量上满足市场需求,减少倒卖配额指标的现象发生。二是准予更多类型企业参与小麦进口。在扩大民营小麦进口比例的前提下,多种类型企业参与进口将有助于增加市场供应渠道,利用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源、技术、资金、

  管理等方面优势来降低进口小麦采购成本。三是允许进口小麦在国内自由流通。在前两条都实现的前提下,允许进口小麦自由流通将全面发挥 “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有助于面粉加工企业以此为契机对设备、技术、产品升级换代,更好地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符合企业利益的产品。四是定期投放临储进口小麦。在保证适量高品质进口小麦储备的前提下,定期投放临储进口小麦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以满足更多面粉加工企业的需求,并可以通过监测其成交情况来预测市场需求动向及产业发展趋势。

  至于国产优质麦的产业发展,有观点称,控制进口小麦的数量,通过其较高的市场价格可以刺激国产优质麦的种植积极性。笔者认为这对于改善当前国产优质小麦的生产现状无任何帮助。国产优质麦产量和质量的 “下滑”(优质麦的产量和质量增幅赶不上市场的相应需求增幅),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统一指导,政策支撑不足。

  我国黄淮海优质强筋麦区、长江中下游的优质弱筋麦区处于小麦主产区,近些年随着订单农业的开展、产销 合作的加强,优质麦生产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受到国家托市政策的影响,优质麦不优价的状况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普遍降低。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