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苏州是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农业在全省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目前,我市在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过程中,存在规模较小,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和运营模式,关键技术和实用化产品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建设的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性远大于实用性等一系列.. 苏州是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农业在全省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目前,我市在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过程中,存在规模较小,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和运营模式,关键技术和实用化产品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建设的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性远大于实用性等一系列问题。 为此,市政协委员们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首先要以集约生产为重点,全面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提高科技贡献率。针对我市人均耕地资源少的特点,增加农业设施,高效利用土地,走资源占用少、利用效率高的发展路子。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质农作物品种;发展高端农产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高端农业产业链;拓宽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 其次,要以规模经营为重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引导并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多种形式经营主体并驾齐驱、多种规模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以生产环节的适度规模和服务环节的无限规模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再次,要以生态循环为重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苏州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量质并重和生态循环,生产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具体措施包括: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等节约型技术使用;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源治理;加快发展种养结合等多模式生态农业,把农业、生态、环保、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互促互进。 同时,还要以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打造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提高职业化率,要把实现农民职业化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农业要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要在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上下力,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劳动愉悦感、荣誉感。同时,要营造尊重种地、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liang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