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产权设计下,经营权流转普遍存在时间过短的问题,影响了流转效率和农业投入。中央政府应当尽快在确权基础上落实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并试点允许使用权转让。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改革也应该推进,这既可为农民带来财产性收入,使其积累进城和创业资本,也可盘活土地资源,并倒逼城镇化路径改变和政府转型。 在土地改革的同时,对集体资产的股份合作制改革也应尽快推进,做实农民的所有者地位,保障其对集体资产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中国在解决“三农”的过程中,“粮食安全”也曾是延缓改革的一大顾虑。在当今全球化大潮中,以全球视野确立自身粮食安全框架,对于中国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完全可行的。传统的“高粮食自给率”惯性思维必须改变。只有积极主动地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多元化进口,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全面提升农业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中国才能真正进入粮食供给的无忧之境。 中共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并强调,这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三农”自是其中之“锚”。距离目标期限不足六年,而改革任务依然繁重。有专家日前在财新峰会上警示,“如果最后用平均数掩盖农村发展的滞后,是对不住农民的。”在不少重大问题上,坐而言已然太久,现在已到起而行之时。 [:qianm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