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天惠粮油 > 行业专题 >

期货工具:油脂油料业的熊市魔杖- - 粮油市场报主办

时间:2015-02-02 10:53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期货,工具,油脂,油料,熊市,魔杖,现在,我们,能够,低于,期货工具:油脂油料业的熊市魔杖

文章摘要:现在,我们能够以低于上游油厂的价格,将豆粕和菜粕卖给下游饲料厂,为什么?正是因为期货盘上的智慧。一位油脂油料贸易商如是说。 贸易商所谓盘上的智慧,到底指什么?对此,2014年1月,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油脂油料贸易重镇广东省,深入产业链各个节点油厂、..

  “现在,我们能够以低于上游油厂的价格,将豆粕和菜粕卖给下游饲料厂,为什么?正是因为期货盘上的智慧。”一位油脂油料贸易商如是说。

  贸易商所谓盘上的智慧,到底指什么?对此,2014年1月,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油脂油料贸易重镇广东省,深入产业链各个节点——油厂、贸易商和饲料厂,调研油脂油料产业链的运营状况。

  通过调研记者发现,随着价格透明化和流通便利化,传统贸易商赚取上下游差价的盈利模式已进入“死胡同”,利用期货工具,开展基差交易,成为产业领跑者的共识。正如一位油厂经理所说:“基差交易使得期货和现货形成一盘完整的棋,各种策略方能开展。在去年的熊市行情中,凡是能利用基差的都赚钱,反之都得亏。做实体经济如果不用期货,必然会被淘汰。”

  当然,相比于国外成熟市场中,每个农场主都将运用期货当成家常便饭的状态,中国期货市场的完善仍是任重而道远。不过,从视期货为洪水猛兽,到积极开展基差交易,实体企业已经迈出坚实一步。

  盘上的智慧:期现并进 殊途同归

  “传统经营方式一点竞争力都没有,凡是墨守成规的都亏得一塌糊涂。”一位成功转型的贸易商如是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对于传统的豆粕和菜粕贸易商而言,主要利润来自上下游的价差。不过,随着市场价逐步透明,流通渠道逐步通畅,现在如果贸易商报价较高,下游饲料厂就会绕过贸易商,直接从油厂进货。面对竞争,贸易商可谓毫无还手之力。

  树挪死,人挪活。严峻的生存状况,促使贸易商寻找新的经营方式,部分贸易商开始接触期货市场,并发现一旦将期现货相结合,一个点石成金的交易方式——基差交易就诞生了。

  所谓基差交易,是指按“某月份期货价格+基差”的模式为销售合同进行定价。签订合同时,贸易双方可暂不固定价格,而只需固定交易所对应品种和月份期货合约的基差。通过基差交易,贸易双方把价格波动转为更容易判断和操作的基差波动,并可充分利用期货工具,将风险转移。

  “传统销售方式中的‘一口价’定价缺少灵活性,很难做到随行就市,经常达不到需求方的预期价位,特别是当贸易商和饲料厂都预期粕类价格会下跌时,‘一口价’的作价方式给销售增添了很大困难。”业内人士表示。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大约在2004年前后,中国第一批“吃螃蟹”的贸易商出现了。

  “初期,我们只通过期货盘面来调整现货的单边头寸,资金量有限。2006年起,我们改变策略,着重开展基差交易,2010年之后每个月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豆粕交易量是通过基差交易完成的。2012年,我们开始把豆粕经验应用到菜粕中,与湛江中纺每个月保证5000至10000吨的基差合同。”广东福百盛粮食有限公司总经理阮杏朝说。

  具体而言,贸易商首先估算出某一月份期现货的合理基差,然后将基差销售给下游市场,当基差缩窄的时候,贸易商择机从油厂购买货物;或者销售远期一口价给下游市场,同时在盘面买入套保合约,等到交割月基差回归时,再从油厂购买一口价,同时平期货盘面的多单。

  例如,2014年初,福百盛公司预计菜籽(0, -4510.00, -100.00%)供应趋于宽松,便销售了4600吨7月份交货的基差合约给油厂,平均基差为270元/吨;同时销售给4600吨7月份交货的基差合约给下游客户,平均基差为250元/吨,两条路径均对应着菜粕1409期货合约的套保操作。最终,公司在现货合同中亏损67元/吨,不过期货平仓却盈利167元/吨,该笔交易实际为公司盈利46万元。

  “通过基差交易,我们每个月菜粕销售量稳定在1.5至2万吨之间,2013年菜粕贸易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对公司利润贡献率为40%。”这是阮杏朝给出的基差交易成绩单。

  “魔杖”也是“双刃剑”

  “配置风险的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套期保值犹如一把双刃剑,既能护身也能伤身。”一位颇有经验的贸易商指出,也不少企业忽视套保过程中的风险,在利用期货的过程中遭遇很大损失,甚至因此将套期保值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

  那么,企业该如何拿好套期保值这把利剑,才能避免剑锋伤及自身呢?业内人士指出,深刻理解种种风险因素无疑是重中之重。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