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表态称:“公司在河南省种植高粱面积总共好几万亩,不是不愿意给淮阳合作社钱,故意骗农民,关键是白酒行业遭遇寒冬,酒厂没钱,引发连锁反应。公司不差钱,现在不给钱是因为没有达成共识。” 李建的说辞在王春华和村民代表看来,根本就是不负责任。既然有合同,还要达成什么共识?实际就是看农民好欺负,有钱也不给。淮阳县农业局种子站丁站长表示:“尽管方方面面的约束导致白酒业越来越难做,不过既然事先有承诺,就应该按照合同办事。” 王春华难过地说,他们也知道现在白酒难做,可是在郑州要钱期间,村民代表们吃住钱都是合作社垫付。“这个我们还能付得起,土地流转费我们合作社哪有钱垫付?三农公司老总在公司里一直不见俺们,根本不搭理,还说‘你们去告吧’,我们合作社夹在中间该咋弄?” 淮阳县委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事发后当地政府已组织车辆将高粱全部收割完毕,有2400亩全部种上小麦了。“我们跟淮阳县公检法部门商量了,下一步准备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帮助打官司,维护老百姓合法权益。” 资本大规模圈地有风险 河南省农业厅统计数据显示,河南土地流转大致从2009年开始加速,目前流转总面积3393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34.8%。2011年至2013年的监测显示,流转总面积年均增长率达5%,其中包括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主体的流转面积增长迅猛,增长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 这给农业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但是也带来新的风险,尤其是工商资本圈地,往往规模大、期限长,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利益容易受损,出现上述淮阳县的情况。 在社旗县庙店村,不少村民也有类似遭遇。第三村民组组长王国旺介绍,本组500多亩耕地已流转的达300多亩,按约定年租金600元/亩。但除了刚流转时拿过一次钱外,第二年就没音了。村民范瑞钦反映,村里土地流转是强制推行的,当初村干部只说流转给上面的一家公司用于种植花木,可大家至今没见过合同。 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张忠臣表示,目前各类资本投资农业的冲动前所未有,不管务过农的还是没有务过农的,了解农业的还是不了解农业的,一窝蜂争先恐后下乡“务农”。 “务农离不开农民的土地,土地变成了金疙瘩。当前,既要积极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合适的农业领域,也要防止资本务农‘大跃进’,企业和政府都不能头脑过热。”张忠臣说,政府要加强土地流转的指导,不能片面以为只要企业给予的土地流转费用高,就是帮农民致富。政府不仅有正确的引导责任,而且有监管责任。 [:liang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