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天惠粮油 > 行业专题 >

政协委员建议重视植物杂交新技术:比转基因安全- - 粮油市场报主办

时间:2015-03-12 12:35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政协委员,建议,重视,植物,杂交,新技术,转基因,安全,提案政协委员建议重视植物杂交新技术:比转基因安全

文章摘要:提案称,目前通过有性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口味欠佳,多用于酿酒或生产饲料。 CFP 资料 14年前,海外留学归来人士、复旦大学毕业生朱培坤将豌豆与玉米进行杂交,培育出豌豆-玉米新品种,但却一直未获推广。 2015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马海德基..

    

政协委员建议重视植物杂交新技术:比转基因安全- - 粮油市场报主办

提案称,目前通过有性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口味欠佳,多用于酿酒或生产饲料。 CFP 资料
 

  14年前,海外留学归来人士、复旦大学毕业生朱培坤将豌豆与玉米进行杂交,培育出“豌豆-玉米”新品种,但却一直未获推广。

  2015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马海德基金会会长周幼马从粮食安全角度,建议重视这种能够实现豌豆与玉米杂交的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这是周幼马第二次提交该内容的提案。

  提案称,目前通过有性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口味欠佳,多用于酿酒或生产饲料,转基因技术又面临巨大争议,而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培育的品种能够同时提升口味和营养价值,创造出优质、高产的新粮食品种。

  “豌豆-玉米”非转基因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其他的实验室能实现这样的杂交,更不要说培育出新品种”,3月3日,该技术发明人朱培坤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他说,目前正在考虑用这项技术培育“人参-玉米”杂交品种。

  此前,朱培坤已经利用该技术培育了一系列“神奇”植物,如可以直接在盐碱地种植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可以在旱地或水田中种植的水陆两栖稻,蛋白含量丰富的“小麦-玉米”和“豌豆-玉米”等,其中四个杂交粮食作物品种已获得农业部授予的品种权证书。

  朱培坤明确称这一技术不涉及转基因,新品种中所有的基因都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不包含任何人工构建的基因。

  3月3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知识产权处向澎湃新闻证实,目前需要申请农业转基因安全证书的农产品转的是单一外源基因,如抗除草剂的基因,抗棉铃虫的基因,一般是人工合成的基因,用载体转入。但朱培坤培育的新品种不包含这些基因,也不涉及前述“转基因”的技术过程。

  事实上,在14年前,“豌豆-玉米”杂交植物已经培育出来,但却一直未获得品种审定并推广,朱培坤坦承阻力重重。

  周幼马在提案中指出,与转基因技术相比,染色体杂交技术存在明显优势:其使用的染色体片段的多基因都是天然的,使用的载体均来自千万年以来被证明安全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因而是安全的,并且可以留种,同时操作方法、费用少得多,便于推广应用;最重要的是,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是由中国人在中国本土原创的发明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委员称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新技术缺乏重视

  周幼马的提案称,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少资金支持,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至今只能在部分地区进行小范围种植,提案建议加强支持力度。

  从粮食安全角度来看,“通过这项技术所获得抗盐碱、抗干旱、富营养的粮食作物育种成果,特别适合我国 山地多、盐碱地多、农业用水紧缺 的农业生产条件,该技术如能得到大范围推广,将使我国可耕地面积增加10%以上,仅此一条足可增进我国粮食安全、缓解目前耕地紧张的局面。”

  对此,周幼马提出,建议进一步重视海外归国人员及其发明创造,加强支持力度,重点为这一群体提供在国内发明创业的环境条件、让他们引得回、用得好、留得住,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国家财政预算中,拨出专项资金、支持继续探索和研究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的理论和应用;国家应将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列为涉及国家重要利益的机密。对这项发明技术的专利应该由国家帮助发明者作出符合国家利益和发明人利益的安排等。

     [:liangliang]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