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天惠粮油 > 行业专题 >

超级稻之惑- - 粮油市场报主办

时间:2015-04-18 01:24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超级稻,之惑,这几天,超级稻,上了,舆论,风口浪尖,起因,4超级稻之惑

文章摘要:这几天,超级稻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起因是4月9日《南方周末》报道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的超级稻两优0293在安徽出现大面积绝收,甚至被安徽省种子管理部门下了逐客令。该文在《南方周末》的网站上目前已经删除。 事件本身要追..   这几天,超级稻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起因是4月9日《南方周末》报道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的超级稻“两优0293”在安徽出现大面积绝收,甚至被安徽省种子管理部门下了“逐客令”。该文在《南方周末》的网站上目前已经删除。      事件本身要追溯到去年10月。当时,安徽蚌埠、安庆、合肥等地种植的8000多亩“两优0293”水稻出现了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当地农民因内外包装不一致而认为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刻意隐瞒品种缺陷,招致重大损失。      “逐客令”是指,去年12月30日,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出具一份报告,称:“‘两优0293’杂交水稻品种高感稻瘟病的弱点,在今年极端气候下,给我省的种植农户造成了很大损失,建议该品种适宜种植区中不再包含我省。”      争议一波接一波      报道引发了热议。久未在媒体上公开露面的袁隆平很快做了回应。      4月10日,袁隆平向媒体表示,“两优0293”是10年前育成、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推广这么多年,品种有可能退化,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也有变化,如果生产上不注意,在气候特殊的年份,是可能出问题的,这次在安徽出了点小问题,不能说超级稻都有问题。      科学家从科学角度给出的回答并未能给事件画上句号,反而引发了更多议论。“小问题”三个字似乎触及了一部分人某根敏感的神经,让他们愤怒了。“对于全国的种植面积而言确实是个小问题,可是对于绝收的百姓而言是100%的大问题”、“麻烦袁老板轻抬贵手把我们小老百姓的’小问题’解决了吧”等言论迅速充斥各网站评论区。      紧接着的一波讨论聚焦在“两优0293”的“身份”上。      4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称,农业部表示“两优0293”没有参加过农业部组织的超级稻品种认定,不是“超级稻”品种。但是,在包括袁隆平在内的专家发表的论文中都有“超级稻两优0293”的名称表述,上文中袁隆平的话显然也是承认“两优0293”的超级稻地位的。      是人们习惯了将隆平高科的产品默认为“超级稻”,还是企业故意冒充,鱼目混珠?这一度让人们迷惑。对此,隆平高科执行总裁彭光剑解释说,“超级稻”分为农业部认定和省农业厅认定两种,“两优0293”是通过湖南省农业厅认定的超级稻,当然也是有效的,这本身就是两级认证机构。      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官网上确实可以查到“超级杂交稻两优0293”的表述:“两优0293”于2005年前实现在同一生态区有两个百亩片连续两年单产达到800公斤的验收指标,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二期目标提前一年实现。      那么,这次事件的主角的确是超级稻无疑。      不过,验明正身并未能平息人们心中的疑惑,反而增加了不解。难道说,对于同一个品种,不同层级的机构均有命名权,而且命名方式规则不清,在实际应用中都是一样的叫法,使百姓无法分辨吗?      还有文首提到的内外包装不一致的问题。“两优0293”的外包装袋上表明“抗性:稻瘟病平均5.6级”,而包装里头的白色纸片又标明“最高9级”。这是被指控虚假宣传的依据。      对此,隆平高科水稻部经理李步勋表示,该标签完全按照《种子标签管理办法》进行标识标记。在特征特性这一块,《种子标签管理办法》没有明确要求必须全部写到上面。      面对一系列问题,4月12日晚间,隆平高科宣布停止销售“两优0293”。公告称,“两优0293”自2008年至2013年已经在安徽蚌埠地区连续种植达6年,未出现稻瘟病灾害情况,虽然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但鉴于2014年安徽蚌埠地区因极端气候导致部分种植农户蒙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决定停止销售“两优0293”。而且,隆平高科正与受灾农户代表、经销商和农业管理部门进行沟通,探讨尽可能的救助方案,并在分期分批落实。同时,拟筹建种子行业灾后救助基金,从每年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放入基金,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户进行救助。      中国也喜欢“个人英雄”吗?      在整个事件当中,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袁隆平本人。“袁老板”这个称呼,虽与“袁老”只有一字之差,所包含的情感却是截然不同。在一部分人看来,这位在2001年获得中国首届科学技术最高奖的科学家,如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研究者,而是一个商人。由他参与发起、并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种子公司,仅靠“两优0293”这一个品种,在2014年就获得销售收入约700万元。      细数袁隆平的履历,从1960年,因为根据一些报道了解到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中,而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到1970年,其助手在海南找到“野败”——雄性不育野生稻,使杂交试验初见曙光;从1981年,他和籼型杂交水稻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到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最高奖,再到2014年第二次登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与其团队凭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捧回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可以说,袁隆平,这位85岁高龄的科学家,一生都在研究杂交水稻,所有的事业都建立在数十年耕耘的基础上。      而如今,作为中国及世界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先锋,袁隆平摊上事了,老人的身份转变也成了靶子,成了诟病的对象。      事实上,袁隆平只是众多研究者之一。中国历来注重团队协作,讲究发挥集体力量。胰岛素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不就是因为署名超过奖项规定的3人吗?袁隆平虽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可如果没有助手发现的“野败”,难说现在研究进行到什么程度。科学研究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的事,也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而且,笔者从隆平高科的官网获悉,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的最大股东是湖南新大新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重为17.24%;第二大股东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持股比重占8.04%;而袁隆平个人持股比重仅为1.61%而已。      更何况,不管某个人的身份如何变化,其研究成果是独立的产品,不能以相关个体的角色转变作为评判依据。科研的精髓就是尊重事实,科研产品也是用事实说话的成果,这种以某个人的身份转换来给产品性质扣帽子的窠臼,该跳出来了。      技术服务、巨灾保险要做的事很多      事实上,与其纠结于某个个体的身份角色,或者争论谁的责任更大,甚至所谓的“高级黑”与“脑残粉”相互掐起来,耗费无数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还不如直面问题,看看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其实仔细梳理整个减产事件的过程,可以发现许多问题。      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706号》中,对“两优0293”的审定意见是: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季”和“中稻”。一季中稻的成熟时间应该在8月份,而本次事件发生时是10月,可以推测应当是作为两季稻中的晚稻来种植的,结果赶上了罕见的低温天气,出现了灾情。      不按照推荐的种植方法去做,出现问题的概率当然会大一些。      再者,据媒体报道,在2013年时这些地区就小面积地出现过稻瘟病,可是没有引起重视。农民因为已经种植该品种长达6年,一直没有出现问题,也就依赖于以往的经验。但是,种子公司的售后服务部门以及当地的农业基站等相关机构的农技人员对于粮食品种的跟踪服务与指导,显然是有所脱节的。      “从种子公司的角度来说,不仅要负责销售,也要负责后续服务。你要跟踪什么呢?你要跟当地气象部门、农业部门有紧密的联系,关注后期的天气状况与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及时给农民提出指导,最起码要给予种子推广地区的农业部门风险警示,让当地的农技专家们去给予专业的指导。这次安徽的事件可以看出,销售环节和后期的农技指导方面是脱节的。”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焦善伟对笔者说。      在焦善伟看来,中国种子市场过于混乱。“种子公司太多了,各个地方都有。可能一个县就有一个品种。包括乡镇的农基站,包括省里的农科所,他们都在研究新种子。国内的种子公司竞争比较大,想要推广,只能靠更新换代,今年研发出来了,明年就要换代。所以就造成了各方面监管脱节的情况。往上报备的时候,可能报到省里就完了。省里报到农业部,农业部还没来得及批呢,已经推广了。”      一方面国内种子企业竞争压力太大,另一方面还要应对来自国际巨头的渗透与挤压,所以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市场渠道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产品与地区的适宜性,后期指导没有做好。“如果说我们国家的种子都被国际巨头掌控,那就不仅是粮食安全的大问题了,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整个农产品都被渗透了,那就是从上游被卡住了脖子。”焦善伟说。      而从农民的角度,“散户种植只是能吃就行,也不靠卖,这部分农民就存在着跟随的心理,种子站卖什么我就买什么,不讲究,种上就完了,后续的田间管理也就不是太好了。”焦善伟说。      国家重视稻种研究,但如果后续的配套服务下不到田间地头,出现问题的概率就会增大。而出了问题之后,农民们又能找谁呢?      眼下,关于事件的最新报道基本都是关于农户的赔偿问题,每亩330元过低的保额又成了关注焦点。这个额度,连肥料钱都不够。之所以会这么低,主要还是财政补贴能力有限。      据报道,在保险发达的国家,农业保险是以农作物产值为标的,最高赔偿可达90%以上。产值可不同于成本,他们之所以敢把保额定在标的农作物产值的90%那么高,关键在于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这个问题就不仅仅是水稻一家了,种植业、养殖业等都面临着同样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无数农民、渔民难以言说之痛。我国在这方面能做的还有很多。      总之,农业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有惊喜也有伤痛。归根结底,技术在随着历史发展,技术也在创造历史。而作为人类,既然想利用技术,就要做好同样的心理准备,承担技术可能的失败,哪怕有时候,其后果看起来是那么重,以至于对于当事群体来说无法承受。      [:liangliang]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