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天惠粮油 > 行业专题 >

如何减缓粮食主产区持续增产压力- - 粮油市场报主办(2)

时间:2015-05-04 15:57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三是重点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主产区粮食生产重要载体,从土地流转、技术装备、金融保险等方面给予保障,鼓励其开展产前、产中及产后环节的各类业

  三是重点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主产区粮食生产重要载体,从土地流转、技术装备、金融保险等方面给予保障,鼓励其开展产前、产中及产后环节的各类业务。要加快化解制约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与保险压力,鼓励地方政府出资或参股成立担保公司,中央政府也应给予适当政策和资金扶持。创新粮食产业链融资模式,发展大型农机具质押、粮食订单质押及仓储质押等金融工具。提升粮食种植保险保障水平,扩大保险覆盖面,探索政府主导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和市场主导型的商业性农业保险模式,尽快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四是在粮食主产区内进一步划定生产核心功能区,以此为平台,加强部门协调和资源整合,明确规划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各类项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重点对象,着力加强灌溉排水、土壤改良、道路整治、机耕道、电力配套等工程建设,尽快出台解决规模经营主体晒粮场等建设用地的办法,创造规模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五是进一步开发粮食主产区在技术、土地及防减灾工作上的潜力,保障粮食继续增产。从技术潜力上看,应用推广优良品种是粮食主产区提升产量的重要保证之一。2013年,全国粮食亩产358.5公斤,比2004年提高69.6公斤,从良种来看,部分区域试种的优良品种产量水平还有50%至80%的提升空间。从耕地质量上看,高产田更新提质后单产可提高5%,中低产田改造后单产可以提高20%,两者将新增产粮约合1000多亿斤。从加强防减灾工作上看,减损就是增产,我国农作物每年发生气象灾害面积约5亿亩至6亿亩,发生病虫害70多亿亩次,随着主产区防灾减灾水平提升,这方面增产还有较大的潜力。

  六是按照“大生态农业”的理念,改善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强化对粮食主产区的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培育,提高土壤质量,保护土壤安全;完善农田林网体系建设,围绕种粮功能区,沿路、沿河成片成带植树造林,结合公园、村庄的绿化,形成农田防护林体系;加大发展生态农业,将种植业、养殖业、秸秆生态工业及沼气业有机结合,充分开发和运用可再生资源。

  (作者分别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改革视角下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课题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

     [:liangliang]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