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互联网正在渗透到传统的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中,改变着它们联接市场的方式。 不再单纯依赖大小经销商,不再坐等商户摊贩上门收购,养殖户在网上买饲料、种植户在网上卖蔬菜农村种养行业的经营者,通过互联网获得物美价廉的生产资料,又把自己的产品通过互联网.. 互联网正在渗透到传统的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中,改变着它们联接市场的方式。 不再单纯依赖大小经销商,不再坐等商户摊贩上门收购,养殖户在网上买饲料、种植户在网上卖蔬菜……农村种养行业的经营者,通过互联网获得物美价廉的生产资料,又把自己的产品通过互联网推向市场销售出去,搭乘着网络信息的快车,扩展着增收致富的渠道。 传统销售渠道推高种养成本 沙河市养殖户胡现祖前不久在中国饲料商城网注册,成为该商城的会员。他说:“注册后,从网上购买饲料、兽药,能便宜不少。比如一吨蛋鸡预混复合料,商城上卖4000元,而从经销商那里买差不多得6000元。”传统销售渠道和网上销售竟然能差出2000元,刚看到这个价格时,从事多年养殖的胡现祖也是吃惊不小。 在养殖行业,有一句话叫做“猪贵猪贱、饲料不变”,意思是不管养出来的猪能卖多少钱,在饲料上的投入不能减少。所以,当猪肉贵的时候,养殖户就赚钱,猪肉便宜了,养殖户就赔钱。 胡现祖又向记者计算了一头猪从猪崽养到出栏的成本。养大一头猪,一般需要5个月,养到220斤至240斤重就可出栏。期间,如果一直喂中档饲料的话,需要大约560斤。市场上,每斤中档饲料的价钱是1.75元,在饲料上的投入就是960元。他说:“饲料商城的中档饲料,一斤是1.5元,照这个价钱算,养一头猪就能在饲料上少花120元。” 目前,在畜牧养殖业,饲料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的60%到70%,而饲料大多是通过各级经销商倒卖到农户手里。孔利民曾从事饲料销售近二十年,现在转行建设网上平台。他说,传统的销售模式是厂家、业务员、各级经销商,每个环节为保证利润都在加价,所以饲料、兽药等价格持续增加,这些费用最终都得由养殖户承担,造成了养殖户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养殖成本降不下来,一旦猪肉、鸡蛋等价格走低,养殖户就得赔钱。“前段时间,生猪收购价低的时候到了5.5元一斤。这个价格很多人因为成本高都亏钱了。” 在农业领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化肥、种子等,经过经销商层层加价,到农户手中价格已经远远高于出厂价。 打破信息壁垒网上对接市场 农户种植养殖,购买生产资料成本高,销售渠道窄,究其原因,都是信息渠道不通畅导致的。而互联网的普及,恰恰为农户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交流空间,让他们能够依靠网络连接生产的上下游,在市场上有更大的选择性。 养殖户李群仓现在也常从网上购买生产资料。他说,现在他的饲料、兽药大都是从网上买,价格能比市场上低10%以上。 据介绍,类似从淘宝上购物一样,李群仓想买哪种饲料,在网上商城看好价钱了,就可直接下单。然后由厂家通过物流发送到他那里,避开了中间的各级经销商。李群仓说:“原来接触不到厂家,只能从经销商那里买,一吨饲料通过经销商层层加价,价格增加了至少1000元以上,到我们手里肯定便宜不了。现在网上买,相当于我直接从厂家进货,价格自然低了下来。” 网络也是农民开拓市场的新手段。不少农民在网上销售农产品,他们通过新农村商网发布销售信息、寻找购买客户。任县邢湾镇穆口村的菜农李兴军在网上销售自家的蔬菜,与客商洽谈好价格后,轻点几下鼠标,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交易。“以前都是上街叫卖,现在是网上摆摊。”李兴军说。在大北东村,菜农刘占峰曾遇到过白菜滞销,他试着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条信息,就为滞销的33万斤白菜找到了买家。 网络具有低成本、宽覆盖、交易便捷等优势,在我市,像李兴军这样的“网络农民”越来越多。 用网络联接市场渐成趋势 随着“80后”、“90后”成长起来,他们开始成为农村搞养殖、种植的新兴力量。与老一辈的生产方式有所不同,他们网上查资料、网上找专家、网上买原料、网上卖产品,无论是搞养殖还是搞种植,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网络和农村的种植养殖业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