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近年来,订单农业、家庭农.. 近年来,订单农业、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兴起。到2014年末,江苏省泰州市共有家庭农场1964家,其中从事种植业的1217家,平均经营面积300亩左右。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定会带来流通方式的变化。2014年泰州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从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收购的粮食占总收购量的49.7%。但是,部分新型粮食经营主体规模不大,收储设施简陋,仓容、烘干、加工设施普遍不足,随着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土地流转费用逐年拉高,资金缺、融资难更是严重制约着粮食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如果能够加强农企合作,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必定能够在实现农企双赢的同时,走出一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转型升级、农企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打造粮食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粮食生产“全托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这种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直接流转土地,委托“全托管”等种粮组织种植;二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与独立经营的规模种粮组织签订订单,种粮组织按指定的品种和农业投入品使用流程生产粮食,购销企业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烘干、储存,以自己的品牌加工、销售。 如东县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牵头参与土地流转,建立了6000亩优质稻麦种植示范基地,聘请“全托管”组织耕种管理;并与南通中江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农资供应商)合作,联手全县22家种粮大户,培育1.5万亩优质粮产销示范基地,稻谷全部加价收购、烘干入库,以自己的品牌加工销售,小麦则与南通博爱面粉有限公司签订代收代储协议,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发展新型粮食订单 为了掌握粮源,近两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对订单粮食越来越重视,并赋予订单很多实质性内容,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不少新的订单模式。泰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实行“储备粮库+农技公司+家庭农场”的订单新模式,联手江苏红旗种业公司和苏中农业发展公司,与订单种植大户签订优质种源供应、农技植保服务和收购质价量的三方协议,让农民享受到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全过程、全方位优质服务。粮库还自筹资金作为 “为农服务专项资金”,按照每亩不超过100元的标准,提前向有资金需求的订单种植户提供支持,不计利息,既作为订单收购的“定金”,又缓解了种植大户融资难的问题。去年夏秋两季共与23个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签订订单面积近2万亩,发放专项资金59万元,订单履约率均超过90%,今年初又发放90万元,可谓农户欢迎、政府肯定。 加强与粮食经纪人的合作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正确认识和看待粮食经纪人的作用,把粮食经纪人作为企业的延伸收购点、流动收购点、便民收购点来对待,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可以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牵头成立粮食经纪人协会组织,为经纪人提供政策咨询、市场行情、业务辅导、技能培训、整晒烘干等服务;可以对经纪人出售给企业的粮食,实行以量计奖,鼓励经纪人为企业多收粮食;还可以为经纪人提供适当的收购周转资金,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 在兴化市,前几年持证的粮食经纪人最多时达到1000多人,种粮农民通过经纪人卖粮的比例高达95%以上,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牵头成立的粮食经纪人协会组织有16家,参加协会的经纪人有300多个。 [:wu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