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粮卖给了中储粮,却开出的是民生米业的票据 央广网合肥7月14日消息(记者管昕)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定远县是安徽有名的产粮大县,此时正是当地水稻施肥、病虫防治的季节。而对定远县一千多农户来说,由于没有拿到去年的粮款,今年的粮食生产很难再精..
![]()
粮卖给了中储粮,却开出的是民生米业的票据 央广网合肥7月14日消息(记者管昕)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定远县是安徽有名的产粮大县,此时正是当地水稻施肥、病虫防治的季节。而对定远县一千多农户来说,由于没有拿到去年的粮款,今年的粮食生产很难再精耕细作。近日,当地群众向中国之声反映,去年夏粮收购时,将收获的粮食卖给了中储粮,除了几张中储粮开出的“白条”,粮款至今没能拿到。农户少则被拖欠2万,多则被拖欠5至7万,这些钱几乎是很多农户去年全部的家庭收入。拖欠资金共计2500多万。 中央曾多次发文强调,夏粮“托市收购”要及时结算农民粮款,不得“打白条”。按照相关规定,粮食收购资金是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保障,专款专用,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统贷统还。可以说,这笔资金是由国家财政来兜底的。那么,中储粮本该在去年就支付给农户的粮款去哪了呢? 站在自家的稻田里,望着“营养不良”的稻秧,定远县西卅店镇双桥村郑重(化名)有些无奈。 郑重:我们原来有钱的话,可以直接去买肥料。庄稼不会长成这个样子。 郑重老少三代共种有30多亩地,去年,小麦和稻谷收成不错,按照国家“托市收购”的价格出售,能收入10多万。但去年卖的粮款一分都没拿到,今年播种、施肥只能靠赊账。 郑重:要不赊账,这粮食生产就不能干了。你看到发黄的那个,肥料还没撒上呢。 记者:你这方圆几公里,多少户是这样的情况? 郑重:好像我们这个庄上可能没有拿到的多,95%都没有拿到。 记者走访了定远县朱湾镇、永康镇、西卅店镇等多个乡镇,类似现象在当地较为普遍,有的乡镇临近的多个村民小组,没有一户拿到去年的粮款。不少永康镇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的粮食去年都卖给了中储粮,很多农户直接把刚打的粮食,拉进中储粮滁州直属库设在定远县的收储点--安徽省民生米业有限公司的仓库里。 村民:粮食都卸到7号仓了。 记者:当时你卖粮食的时候,给你收据了吗? 村民:给了。 记者:开的是中储粮的,还是民生米业的收据? 村民:民生米业的。 记者:按道理说,卖粮是一手交粮,一手交钱。当时你要钱了吗? 村民:当时要钱说一个月之后,后来就一直往后推了。欠我三万四千多块钱。 按照国务院颁布施行的《粮食收购条例》规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收购粮食,应当即时向售粮者本人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国家粮食局财务司去年夏粮收购时,也发文强调,“不得给农民打白条;也不得将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挪作他用;要依据农民交粮的实际情况,当场如实填写统一规范的收购凭证”。 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中储粮开具的票据中,混杂着民生米业开出的验粮结算单。刘师傅曾是民生米业的工人,他告诉记者,如果不是中储粮去年来挂牌收粮,他不会把粮食拉到这里来,因为2013年,他的粮食收购款,民生米业就没有兑付。 记者:哪张单子是中储粮的? 刘师傅:就这个。 记者:这个单子跟一般的单子有什么不一样? 刘师傅:是中储粮单子换的。它是3950元,只给我两千块钱,这不写着下欠1950元,就打的这个暂欠单。我们卖给中储粮几万斤,都是经过民生米厂,发钱都是民生米业。 不少村民和粮食经纪人向记者出示了去年卖粮时拿到的票据,上面写着:中央储备粮全椒直属库最低收购价粮食入库检验检斤结算单,售粮人、过磅记录、等级单价等基本信息记载清楚,票据下方有检验员、司磅员、入库验收的人名印章,而付款员处为空白。 老道的粮食经纪人说,这些由人工填写的结算单是违规开出的,正规的结算单应是电脑打印的。一位被拖欠了500多万粮款的粮食经纪人告诉记者,中储粮委托民生米业收购后期,称电脑坏了,只能开手写的收据。 粮食经纪人:(去年)12月在尾声的时候,说电脑坏了,票没开。 记者:那拿什么凭证说粮食进仓库了呢? 粮食经纪人:我们有米厂的过磅单,这也是凭证,后期转为米厂给我们开的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