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农业的播种收机械化率、农业科技贡献率逐年上升,但由于我国农户众多且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距离发达农业国仍有较大距离,农业生产的“一条腿长”(谷物单产高)“一条腿短”(劳动生产率低)的“跛腿现象”依然存在。 “我国平均一个劳动力只能种7亩左右耕地,然而在机械化耕作背景下,欧洲一个劳动力能种几百亩,美国一个劳动力能种几千亩甚至上万亩,这种差距就是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说。 链 接 >>> 粮食丰收 带来哪些“利好” 粮食丰收对咱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给你我会带来哪些“利好”? 首先,粮食丰收可为社会平稳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国际上一些粮食主产区因气候异常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毫无疑问,占全年粮食产量四分之一的夏粮的丰收,让大家有丰富主食可选。 其次,粮价被称为“百价之基”,粮食丰收了,有利于物价的稳定,成为物价波动的减震器。 对于农村的朋友来说,家里粮食增长,那咱们的腰包也会随着丰收鼓起来。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9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 咱百姓去市场购买肉蛋奶,也要感谢充足的粮食供应。因为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是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重要的饲料来源。 咱百姓每天食用的食用油也与粮食丰收密切相关。大豆除了能做豆浆、豆腐等各种豆制品,榨油也是它的重要用途之一。还有玉米,不仅能填饱大家的肚子,它的胚芽还能够制作食用油。粮食丰收,为丰富大家的米袋子、菜篮子又立一功。 中国农业实现4个“50%跨越” 中国农业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其中四个关键性指标均实现了“50%跨越”。 第一个跨越:养殖业规模化比重超过50%。近年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涌现壮大,打破了过去“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格局,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发展趋势。 第二个跨越:农业机械化率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50%。2014年我国耕、种、收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1%,传统的人力、畜力正日益被机械取代,农业增长从拼资源、拼投入转向拼科技、拼研发。 第三个跨越:农产品加工率超过50%。粮油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近年来步入了两位数增长的快车道。 第四个跨越:非农收入超过50%。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更多地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占比已经超过50%。 [:liang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