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天惠粮油 > 行业专题 >

莫忘前车之鉴放松粮食生产思想要不得- - 粮油市场报主办

时间:2015-08-18 01:36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粮食生产莫忘前车之鉴放松粮食生产思想要不得

文章摘要: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前提,坚守耕地红线,做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确保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夯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前提,坚守耕地红线,做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确保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夯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并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

  这需要从我国粮食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加以认识。

  未来人均消费粮或到500公斤

  从粮食需求看,按其用途可分为口粮用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及种子用粮;按其品种属性可分为谷物、豆类和薯类。据中国农科院食物政策创新团队分析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500公斤粮食消费必不可少。

  与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6.07亿吨(人均粮食产量443.8公斤)相比,未来6年我国粮食总产年均增长需达到567万吨,与过去10年年均增长1368万吨相比较,今后粮食生产增速将有所放缓。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86年,中国农科院曾就我国粮食生产目标进行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人均400公斤粮食必不可少”这一重要判断,并认为一个国家“人均粮食占有量在300公斤以下时基本上不能提供饲料粮”;而且,从世界情况看,在解决温饱之后必然要求进一步增加食物消 费和提高营养水平,“食物消费结构要得到根本的改善,人均粮食占有量必须达到700公斤以上,食物消费结构要有较大的改善,人均粮食占有量至少要达到500公斤”。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营养不足、温饱有余、食物消费较大改善的主要标志,就是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别达到300公斤、400公斤及500公斤的门槛。实际上,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正在抵近500公斤这一门槛。据统计,2014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已达到443.8公斤,人均粮食消费量超过470公斤。

  供给必须主要依靠自身

  从粮食供给看,我国粮食连续多年保持增产态势实属不易。

  首先,我国迄今所取得的粮食“十一连增”,其中的实质性增长仅为6年。自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跌入谷底(43070万吨)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粮食产量才出现连续增长的好势头,直到2008年全国粮食总产(52871万吨)才超过1998年产量水平(51230万吨),到目前稳定在6亿吨以上的水平。客观分析,粮食“十一连增”中的前5年,属于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增产;后6年,属于由政策、科技和投入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所带来的实质性增长。

  其次,我国粮食总产增加是通过单产提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扩大来实现的。据统计,2014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达11272.3万公顷,比2003年净增加1331.3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2003 年的65.2%提升至2014年的68.1%,油料作物、棉花播种面积相应减少,其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净减少1.3%、0.8%。在粮食总产递增的增量中,播种面积扩大的贡献份额为32.7%,单产贡献份额为67.3%。

  其三,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及市场粮价变化,我国粮食进口同步增加。

  按我国传统粮食定义和口径,2014年粮食进口总量达1亿吨。这表明,即便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粮食“紧平衡”的供求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这与我国居民肉蛋奶消费快速增加、饲料用粮大幅增长有直接关系。据统计,2003年至2014年我国肉类产量由6443.3万吨增长到8706.7万吨,年均增长2.8%,饲料用粮已经取代口粮用粮成为粮食的第一大需求。

  此外,伴随着粮食增产和进口,近年来我国粮食储备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8%左右的粮食安全线水平。近年来,我国粮食商品化程度快速提升,市场供应充足,物流加快,网购便捷,城乡家庭储粮大幅减少,随吃随买。并且,为增加种粮收入国家托市收购,一方面使粮食生产和库存 分布向核心产区集中,主产区收储压力大增,政策性粮食库存扩容加重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国内粮价居高不下,地方储备、社会企业和城乡住户减少的储粮也相继转到中央储备。

  维持如此大规模的国储粮供应,已成为我国保障城乡居民粮食日常消费的新态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