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进入11月份以来,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势头强烈,华北地区更是出现报复性上涨。监测显示,当前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普遍涨至1750~1900元/吨,两周时间累计上涨120~150元/吨。小麦与玉米是关联性较强的品种,玉米价格上涨能否带动小麦价格上行呢? 小麦市场需求并未.. ![]() 小麦市场需求并未改观 当前,主产区普通小麦进厂价在2300~2340元/吨之间,部分地区较11月初上调10~20元/吨,较10月上旬提高60~80元/吨。 近期南方销区对国产小麦采购变化不大,购销延续清淡态势,主要是南方制粉企业更倾向于采购进口小麦。当前广东各港口2015年新产普通小麦报价为2420~2440元/吨,福建地区2015年江苏产三级红小麦港口成交价2430~2400元/吨,维持稳定。 2016年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维持稳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的心理预期。由于夏收期间小麦收购价格相对较高,加之前期小麦价格下跌幅度较大,以当前的价格出售小麦,贸易商心有不甘。 从当前市场来看,需求仍处疲软态势,制粉企业开工率仍处较低水平,对小麦的采购需求依然谨慎。监测显示,当前面粉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为50%,与上月同期持平,较上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 玉米涨价暂难影响麦市 笔者认为,玉米价格上行在外围上应对小麦市场算作利好,但就目前二者之间的比价来看,难以对小麦价格产生实质性影响。 11月中旬以来,由于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小麦,近期小麦、玉米价差较前期有所缩小。当前山东小麦、玉米价差为436元/吨,河北为527元/吨,河南为481元/吨,广东、福建为423元/吨,整体仍处于较高位置,小麦进入饲用替代领域仍显困难。 7月下旬以来,麸皮价格一直偏弱运行。当前主产区麸皮出厂价基本在1000~1100元/吨,较7月上旬的高点下降200~240元/吨。在玉米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后期麸皮价格或回暖,但上涨幅度相对有限。 后期需求变化仍是关键 在国家小麦托市收购结束以后,小麦市场重心已转移至需求市场,市场需求的变化将成为小麦市场行情的“风向标”。 11月份,国内小麦行情将会以稳为主。中旬以来,尽管部分地区小麦价格有所回暖,但市场供需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尤其终端消费仍难出现新的亮点。11月10日,河南和安徽两大市场国家临储小麦同时全部流拍,这也充分说明当前市场的低迷程度。 近年节日效应对市场的拉动作用逐渐转淡,节日麦价趋强的“惯性”定律发生改变。上年春节前小麦市场旺季不旺的行情仍记忆犹新,估计后期节日消费会有所增加,但市场效应不会明显放大,期望节日麦价大幅上涨并不现实。 [:congress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