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食品安全法

时间:2015-01-15 11:38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一部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于2009年2月28日经十一届

  • 1
  • 2
  • 2.1
  • 3
  • 4
  • 5
  • 5.1
  • 5.2
  • 5.3
  • 6
  • 7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7.10
  • 7.11
  • 7.12
  • 食品安全法 - 简介

    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简称,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在此基础上,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从制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而制定的,其中确立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食品安全法 - 诞生背景

    三鹿事件

    2004年曝出阜阳“大头娃娃”劣质奶粉事件,成为“修法”的直接动因——只不过当时目标是“食品卫生法”。随后,“苏丹红”事件、PVC保鲜膜致癌事件、含孔雀石绿水产品、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食品包装袋苯超标、福寿螺事件、猪肉瘦肉精超标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2007年底,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对食品卫生法修订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并根据修订内容,将“食品卫生法修订草案”名称改为“食品安全法草案”,由此这一概念首次正式浮出水面。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出以来,中国已经查出了29万的肾结石娃娃,有12892名婴幼儿因食用奶粉住院治疗,并收回了700吨受污染的三鹿奶粉,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巨大。

    其他食品安全事件

    事件爆发时间问题物质危害

    柑橘2008.10蛆虫少量误食柑蛆无害,但如有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

    银鱼2008.10甲醛大量食用可导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长期食用可致癌

    三鹿奶粉 2008.9三聚氰胺可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

    多宝鱼 2006.11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致癌

    红心蛋    2006年底苏丹红致癌

    福寿螺   2006.8管圆线虫病重者可引起较重的神经系统病变

    可比克薯片2006.1铝超标引起神经系统病变,记忆减退,视觉与运动协调失灵,严重者可能痴呆

    亨氏婴儿米粉2006.1非法转基因可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光明牛奶2005.6变质返厂加工再销售危害健康

    雀巢奶粉 2005.5碘超标 影响甲状腺功能

    肯德基奥尔良烤翅 2005.3苏丹红致癌

    阜阳奶粉 2004.4劣质“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者可致死

    冠生园月饼 2001.9过期原料返厂加工再售 危害健康

    食品安全法 - 法律适用和法律责任

    1、正确把握食品安全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

    食品安全法确立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原则、基本体制制度,对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应当与食品安全法相一致。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是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专门性法律。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明确规定的,适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没有规定的,应当适用食品安全法。又如产品质量法,是规范和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的一般法。食品安全法则是规范食品安全的特别法。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食品的安全监管应当适用食品安全法。关于乳品、转基因食品、生猪屠宰、酒类等食品安全管理,法律和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食品安全法。

    2、正确把握综合协调与分段监管的关系。

    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综合协调和分段监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没有强有力的综合协调,部门监管缺乏联动,就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具体监管中会出现缺位、错位和越位,容易埋下安全隐患。综合协调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赋予的六大职责,结合各环节监管实际,从制度上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各部门形成合力,不断巩固食品安全工作成果。另一方面,没有职责分明的分段监管,就不能适应食品安全监管链条长、监管资源多的监管特点,不能有效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也难以形成应对诸多复杂问题的合力,容易造成监管不力。因此,各监管部门既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分工要求,明确职责,理清思路,加强职责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又要在综合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发挥各自监管优势,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3、正确把握地方政府负总责与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关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