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错误
科学解析:评价鱼的安全性要考虑鱼自身是否含有毒素,鱼生长环境中的重金属、化学物质的污染情况,受寄生虫感染的情况等多个方面。野生鱼由于活动范围广,来源不可知,因而其安全性不可知。符合国家相关管理要求的人工养殖鱼类,由于水域环境符合渔业水质,渔药、鱼饲料按相关管理规定使用,安全可控,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8.保质期不是判断食品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可能由于存放方式、环境变化等引起过早变质,所以食品应在保质期内尽早食用。
( )
答案:正确
科学解析: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如果未按照标签注明的食品存放方式和
条件对食品进行贮存,或者包装被开启,那么食品的保质期将会缩短。
9.食用油在高温、阳光照射、与空气长期接触等条件下极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应当尽量密封,放在干燥、避
光、低温的环境保存。 ( )
答案:正确
科学解析: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在高温、阳光照射、与空气长期接触等条件下极易发生氧化反应、缩合反应,产生有害物质;另外,植物油中水分脱除不彻底,或不慎混杂入水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
10.生吃海鲜味道鲜美,是最好的食用方式。 ( )
答案:错误
科学解析:生吃海鲜容易因其所携带的病菌引发食源性疾病。海鲜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因此,在吃“醉蟹”、“生海胆”、“酱油腌海鲜”之类不加热烹调的海鲜时一定要慎重,吃生鱼片的时候也要保证鱼的新鲜和卫生。
11.在我国一些地方,民间有食鱼胆可治疗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和眼病的说法。日常饮食中可以食用鱼胆来保健。 ( )
答案:错误
科学解析:在我国南方,经常有人因食用鱼胆而发生中毒,甚至导致死亡。食用青鱼、草鱼、鲢鱼、鲤鱼、鳙鱼等的鱼胆后,均有中毒的报道。这些鱼类的胆汁中含有一种胆汁毒素,毒性较大。这种毒素进入人体后,首先损害肝细
胞,在它的排泄过程中又可使肾小管受损,引起肾小管的急性坏死,集合管阻塞,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鱼胆毒素不
易被加热和乙醇破坏,无论生熟均可使人中毒,而且毒性又异常剧烈,因此建议切勿食用鱼胆。
12.有些餐馆的餐盘里会垫一张色彩鲜艳的广告纸,有些人会把食物直接放在上面,这样做是不安全的。 ( )
答案:正确
科学解析: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过餐盘纸上面的一行字:“此餐盘纸为一般印刷品,不可与食品直接接触。”越精
美、越鲜艳的图案,可能含有苯类物质、重金属,为了身体健康,应让食品远离彩色印刷品。
13.产品质量长期稳定,企业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市场占有率高,产品标准达到或严于国家标准要求的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可予以免检,对于其他企业生产的食品应免费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 )
答案:错误
科学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执法工作中需要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并支付相关费用。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进行复检。
14.食品安全,就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