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农副产品通过深加工,既能够延长其保质期,扩大销售半径,又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解决增产不增收的矛盾。还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提高农副产品科技附加值和深加工能力,是提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农业..
“农副产品通过深加工,既能够延长其保质期,扩大销售半径,又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解决增产不增收的矛盾。还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提高农副产品科技附加值和深加工能力,是提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农业调结构、促改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举措。”1月27日,省政协委员、河南帮太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伟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赵伟民说,目前我省农业龙头企业中农副品加工型企业的数量不多,科技含量普遍不高。这是因为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用地、资金、技术、消费意识等。农副产品深加工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仅靠企业有限的资本积累和狭窄的融资渠道往往力不从心。况且目前国家的产业政策对鼓励和扶持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力度不够,突出表现为扶持资金投入少,融资担保力度有限。 赵伟民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加大财政资金对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专项扶持。特别是对企业的技术改造、附带的文化设施、项目的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对加工设备的投入给予贴息补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雪中送炭的作用。 其次,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投产后给予5年以上的减免税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所需设备投资的所得税予以抵免,扶持企业稳步成长。 再次,在场地利用、项目审批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具有地域性的会所、商会等合作组织,帮助他们组团发展,互利合作,实现共赢。 [:liang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