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谷物秸秆同根生,你丰收来我茂盛,谷物增产皆欢喜,秸秆焚烧愁煞人。夏秋谷物收割季节,又是一年一度秸秆禁烧的关键时刻。卫星遥感,直升机航拍,无人机监控,农村干部和环保人员昼夜巡查,可还是防不胜防,仍有农民违禁被罚掏钞票,干部问责丢了乌纱帽。如.. 谷物秸秆同根生,你丰收来我茂盛,谷物增产皆欢喜,秸秆焚烧愁煞人。夏秋谷物收割季节,又是一年一度秸秆禁烧的关键时刻。卫星遥感,直升机航拍,无人机监控,农村干部和环保人员昼夜巡查,可还是防不胜防,仍有农民违禁被罚掏钞票,干部问责丢了乌纱帽。如何让秸秆不再成为丰收后的烦恼?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既然“要谷物不要秸秆”已成常态,能否使伴随谷物来到世间的秸秆化废为宝,理应成为建设生态文明,落实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我们在打造“万顷良田”工程中,能否按种粮面积匡算出每季谷物秸秆的产出量,相应配套建设可以就地消纳秸秆的规模化食草家畜养殖场,打造一个利用现代科技将秸秆变成饲料,发展养殖,将畜粪沤制沼气,沼液沼渣就近还田,沼气还可发电,化废为宝的生物工程链和有机产业链,有效化解秸秆禁烧亟待寻找出路的大难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的超级水稻美梦,极大鼓舞了对“低标准、瓜菜代”仍心有余悸的老粮食人。但面对袁院士梦里可供夏日乘凉的稻禾,难免又使人感到一丝隐忧。这倒不是怕花生大小的谷粒掉下砸破乘凉人的脑袋,而是担心高大粗壮的秸秆,到处不准烧,下田烂不掉,会不会造成下茬种植的灾害。因此建议袁院士在全力攻关、培育可乘凉禾下的超级稻时,能否及早研究将甘蔗的高糖基因转入超级水稻的秸秆之中,实现稻穗长粮稻草制糖,粮糖双收,相得益彰,使禾下乘凉美梦更加甜蜜。 [:wu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