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天惠粮油 > 行业专题 >

新常态下“中国粮仓”的勇敢担当- - 粮油市场报主办

时间:2015-07-18 04:57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新常态,常态,中国粮仓,勇敢,担当,摘要,麦播,基础,气象,新常态下“中国粮仓”的勇敢担当

文章摘要:摘要:麦播基础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科学管理到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夏粮生产成为今年上半年抢眼的风景。夏粮实现十三连增,打破两丰一歉的传统周期波动,证明全省粮食生产具备夺取稳产增产的应变能力和深厚实力。 聚焦夏粮十三连增系列述评之..

  摘要:麦播基础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科学管理到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夏粮生产成为今年上半年抢眼的“风景”。“夏粮实现‘十三连增’,打破‘两丰一歉’的传统周期波动,证明全省粮食生产具备夺取稳产增产的应变能力和深厚实力。

  聚焦夏粮“十三连增”系列述评之一

  □记者 李晓玮卢松

  夏粮又获丰收,河南经济发展再增一抹耀眼的亮色。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今年全省夏粮总产量达702.36亿斤,比上年增产34.56亿斤,增幅为5.2%。过去12年绘就的夏粮产量连增曲线,今年再跃新高,登上700亿斤新台阶。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省夏粮生产实现高点爬坡,高位护盘,不仅为守住国家口粮供给的安全底线作出贡献,也为全省经济企稳向好、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增加了亮点。

  牢记使命,稳住经济发展“压舱石”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作出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论述,指出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一年来,“新常态”成为洞悉中国发展的最新焦点。就我省经济而言,新常态遇上非常期,困难矛盾接踵而至,风险挑战不容忽视,奋力拼搏正当时。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历史无数次证明,越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越是要打牢粮食生产的基础,越是要稳住粮食生产这一“压舱石”。粮食安全有了底气,就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麦播基础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科学管理到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夏粮生产成为今年上半年抢眼的“风景”。

  夏粮生产承载着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为保持粮食生产好的态势,我省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把粮食生产纳入目标考核,层层分包责任、传导压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创新完善粮食生产各项制度,保障粮食生产顺利推进。

  “粮食生产是最大的政治。”作为河南第一产粮大县,滑县对粮食生产有着清醒的认识,成立现代农业指挥部,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等工作机制,举全县之力,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惠农“大礼包”,为保持粮食生产好的态势注入强大动力。以农机购置补贴为例,今年省级财政继续安排1.1亿元,对购买农用航空器等农机进行奖补,引导种粮大户购买使用“高大上”的无人植保机。在全省农业生产统防统治中,高效节约、省时省力的无人植保机经常“大显身手”。3月份,在漯河召开的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观看漯河高标准粮田内无人植保机喷洒农药作业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粮食连年增产,一年比一年压力大,一年比一年形势难。中原儿女,众志成城,务实重干,夏粮生产不负重托,再次奋力跃上新台阶,不仅让国人端牢饭碗底气十足,更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夯实基础,唱好粮食生产“重头戏”

  农业进入新阶段,粮食生产各种资源要素已经绷得很紧,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不少人担心,如果不能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取得突破,粮食生产很难在高基点上实现新跨越,甚至有出现“拐点”的风险。

  “夏粮实现‘十三连增’,打破‘两丰一歉’的传统周期波动,证明全省粮食生产具备夺取稳产增产的应变能力和深厚实力。”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说。

  “土地不认爹和娘,收拾好了多打粮。”以每年新建900万亩的速度推进的高标准粮田,为夏粮连丰奠定了硬件基础。

  漯河市郾城区种粮大户常秀田家的小麦喜获丰收,亩均产量达到了660公斤。老常高兴地说,家里流转的200多亩耕地在高标准粮田示范方内,拿着电卡一划拉,水就来了,一亩地浇一遍水只需5元。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