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2008年,我国以临时收储的形式对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进行宏观调控,因此而产生的矛盾、争议层出不穷。农业部最新公布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80号建议答复摘要,发出了政策转向的声音,未来玉米要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 玉米的用途极广,.. 2008年,我国以临时收储的形式对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进行宏观调控,因此而产生的矛盾、争议层出不穷。农业部最新公布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80号建议答复摘要”,发出了政策转向的声音,未来玉米要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 玉米的用途极广,猪饲料中一半以上是玉米;玉米还可以用来生产燃料乙醇……玉米价格让市场来决定,意味着高出发达国家的粮价、猪肉价格有望与国际接轨,对养殖企业、玉米深加工企业降低成本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国际市场近月交付的玉米到中国港口成本价格为每吨1600~1700元,同期东北玉米到达广东港口的价格为每吨2500元左右,内外价差仍然高达每吨800~900元。 国产玉米价格居高不下,进口玉米配额很少,养殖企业不得已进口高粱替代玉米来降低养殖成本。以温氏集团为例,2014年,该集团采购的玉米均价约为每吨 2437元,高粱每吨均价约为2166元,比玉米每吨便宜近300元。 相关企业人士表示,玉米等农产品价格,还是以市场调控为主,适度政策调控才好。饲料原料高,产品成本高,销售价格也会体现出来的,反之亦然。目前中国猪肉价格要比美国、巴西高出1/3左右,近期中国猪肉价格大涨,内外价差更是扩大到一倍以上。短期来看,粮价回归市场化是好事。 中国人不仅吃着比发达国家贵的粮食,顺带也吃着比发达国家更贵的猪肉,这一点也让海外走私猪肉有机可乘,一些 “僵尸肉”乘机涌入国内。 对于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企业而言,国内玉米价格由于临时收储的支撑上涨,成本居高不下,但是燃料乙醇的价格随行就市,经营的压力不小。玉米受政府宏观调控影响较大,木薯则要自由得多,因此不少企业选择在广西以及国外以木薯为原料来生产燃料乙醇。 总体看来,玉米价格让市场来决定,对于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企业而言,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下游企业看到一线曙光。 [:wu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