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粮食主产省国有企业发挥收购主渠道的作用不同,河北省的非国有粮食企业成为粮食收购的主力军。根据河北省粮食局的统计,2011年,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量占全省粮食收购量的比重为30%,2012年为30%,2013年为31%,2014年则下降到了24.3%。今年截至7月6日,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63.4万吨,占全省的38%。“虽然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占的比重较小,但在稳定市场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杨洲群说。 各种粮食收购主体平等竞争,竞争的是收购价格和服务,谁的收购价格高,谁的服务好,谁就可以买到更多的粮食。据了解,藁城国家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发动业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掌握粮源,为了吸引一些规模大的粮食经纪人前来售粮,公司给予每吨小麦10元的运费补贴。一些粮食加工企业还开展了“两代一换”业务,就是代农民免费储存、代农民加工,农民拿着相关票据可以换购成品粮。 托市政策托起价格预期 国家连续多年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给了农民稳定的价格预期,农民仍然普遍看好后市价格 河北省小麦收购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但有专家认为,河北小麦价格还是有“政策市”特征。当其他主产省全部或者部分地区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敞开收购小麦时,无形中会对河北的小麦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实际上,国家连续多年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给了农民稳定的价格预期,今年收购价格虽然低于去年,但农民仍然普遍看好后市价格。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新安镇东里村鑫昊种植养殖合作社理事长王海防以前一直从事奶牛养殖,2013年成立合作社,流转了1600多亩土地种植小麦、大豆和玉米,今年小麦平均亩产达到910斤左右。“每年新粮集中上市时粮价就会出现阶段性下降,我想等过一段时间价格上涨时再出售小麦,应该可以卖上好价钱。”王海防说。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申洪源认为,当前小麦收购价低于市场预期,与去年同期相比,小麦收购进度较慢。9月份进入面粉消费旺季后,小麦收购价格可能会温和上涨。像王海防这样的种粮大户对粮食市场行情非常熟悉,又拥有比较好的粮食仓储设施,通过错时销售,可以实现种粮收益最大化。 现在,王海防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粮食卖不出去。实际上,他已经与一家粮食加工企业达成售粮意向。他认为,如今小麦收购市场化程度高,粮食质量好,售价就高,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他今后将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更多优质小麦。不过,按照托市收购政策,小麦最低收购价不分品种,不分地域,实行全国统一价格,农民常常为了追求粮食产量而牺牲了粮食质量,不利于调动农民种植优质小麦的积极性。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曹慧认为,当前农业补贴政策面临一些约束,价格支持政策受到“天花板”的限制,必须坚持农产品(16.90, -0.20, -1.17%)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今年国家没有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国家要增加市场力量在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考虑到我国小麦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以及国际竞争力较弱的实际情况,仍需要加强和完善小麦支持政策。新增补贴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提高补贴的导向性。”曹慧说。 [:liang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