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天惠粮油 > 行业专题 >

国家水稻公园的“三个念想”- - 粮油市场报主办

时间:2015-09-15 08:23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国家水稻公园 1+3农加旅国家水稻公园的“三个念想”

文章摘要:8月4日,与海南省三亚市委书记张琦见面时,他多次提到海棠湾国家水稻公园。这里虽然规划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产业定位是国家海岸,度假天堂。但切切不能忘记这里的农民。 做水稻公园,想在三亚趟出一条路子来,就是在稻田里同时种上旅游消费,也叫做1+3农..

  8月4日,与海南省三亚市委书记张琦见面时,他多次提到海棠湾国家水稻公园。“这里虽然规划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产业定位是国家海岸,度假天堂。但切切不能忘记这里的农民。

  做水稻公园,想在三亚趟出一条路子来,就是在稻田里同时种上旅游消费,也叫做‘1+3农加旅’产业组合,既让水稻产业转型提质升级,又让农民兄弟在那里就业增收。”言及于此,他脸上挂着谋政的自信和坚定期待,还有殷切的农民情结。

  把水稻上升为一种文化,让它作为载体办旅游,十几年前,泰国清迈已捷足先登。湖南安然几年前做了尝试,亦见“农+旅”雏形。三亚搞水稻公司,办“农+旅”,可谓得天独厚。三亚是我国南繁育种策源地和重镇,列入国家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发展战略。又是“三系育种”(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杂交水稻发源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科研团队在海南三亚、陵水、琼海等地发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植株。

  这一重大发现,推进了“三系育种”从理论走向育种实践。近半个世纪以来,南繁作主线,创造、积累和提升了一种具有海南特色的农耕文化,可以展望,它必定是一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风景线。不单单缘于深厚的水稻情结,也因为对一次产业转型提质升级的深切关注和期待。当代 科学巨匠袁隆平老人接见曾创建大小洞天5A级景区的海南旅游界领军人物、水稻公园主事人孙冬时,欣然为水稻公园题词:“祝:国家水稻公园早日办成,成为世界级高水平水稻公园。”水稻公园的旅游观光、休闲和体验,是大有市场的。农发行前些年支持的保亭呀诺达、陵水分界洲岛,已成为叫响大江南北的旅游名片;还有与项目为邻的“凤凰花海”,去年开业小试牛刀,平均日客流3000人次以上,高峰时达到万人次以上。它们间接地佐证了水稻公园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

  此外,不可小觑的是水稻是农耕文化的一部分,几乎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心连心、共命运、同发展。传统水稻栽培耕作的景点打造,一定能够培育出一种独特的如“农业学大寨”、“知青年代”等怀旧文化的体验市场。

  跟随张琦的期待,我有一个念想:农民兄弟不失地,耕地用途不改变,用这两条与公司共赢办水稻公园。前者主要考虑农民资产不流失,有了这一条农民就业和持续增收就有了保障;后者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端在中国人的手上,那个饭碗里主要装着中国生产的粮食。回到项目,那里有近6000亩耕地,坡地2000亩,还有一个小型水库,这就是项目区4个村农民的全部家当,承载着他们的生活希望。

  让这个念想落地,借鉴上述“农+旅”项目办贷机制和经验,笔者认为在用足用好现行支农惠农政策框架内,

  一个抓手就是建立项目运营机制:公司+农民。农民兄弟拿自己耕地的一部分入股项目成为水稻公园的股东,日后获得项目运营利润分成;另一部分以租赁形式与公司合作,获得租金收入。此外,农民还能在项目就业,获得薪金收入和劳保金安排。这样一来,农民参与项目运作就能获得上述的“四金”收入。

  第二个念想,是在项目上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打造一个美丽乡村和能“留得乡愁”的景区。在张琦的力推下,三亚市于今年6月成为全国惟一的“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双城”(海绵城市、管廊城市)试点城市,美丽乡村也上了市党政发展战略和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海绵城市”与“海绵乡村”齐驱并进、精品城市与精品乡村相得益彰建设发展的格局下,实施了“环境整治、设施提升、产业培育、服务完善、素质提高”等五大工程,把全市乡村做强、做精、做优、做美,实现“自然积存、自然过滤、自然净化”、“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生态宜居、民居特色、农旅融合、休闲体验、村容整洁、经济发展、文明和谐的目标。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