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进入11月份后,豆菜粕期货盘面价差见底反弹,笔者认为目前的基本面支持做多豆粕,做空菜粕操作。 主要原因如下:目前菜粕库存相对偏高,10月份后是水产养殖淡季,对于菜粕需求不强;进入冬季后,迎来春节,对于生猪的需求增强,生猪养殖利润和存栏量指标较为.. ![]() 主要原因如下:目前菜粕库存相对偏高,10月份后是水产养殖淡季,对于菜粕需求不强;进入冬季后,迎来春节,对于生猪的需求增强,生猪养殖利润和存栏量指标较为可观,后市会增强对于豆粕的需求;豆菜粕现货价差目前为500,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水平,由于价差较小,饲料加工商后市会青睐于将豆粕取代菜粕,有利于支撑豆菜粕价差进一步上涨。 自2015年5月中旬以来,受近期国际美豆下跌以及国内商品下跌走势的的影响,国内豆菜粕期价保持着震荡向下的趋势,但相对来说,目前豆粕跌幅相对菜粕较小。 从2015年年初以来,豆粕相对菜粕维持弱势,笔者分析这其中主要原因是美豆丰产对于豆粕来说是较大利空,而11月份之前是水产的相对旺季,对于菜粕需求量较大。然而进入11月份后,豆粕相对菜粕比较强势,价差已经由低点的480点反弹至640点位置,后市在基本面不出现太大变化的前提下,目前的走势应该维持,豆菜粕价差有望进一步扩大。 水产养殖入淡季 菜粕需求有限 目前市场预期下年度全球菜籽减产,目前沿海菜粕库存量较低,但沿海菜籽库存量较高,菜粕供给潜力有较好保障,又随着全国气温的降低,逐渐进入菜粕需求淡季,菜粕刚性需求减少。由天下粮仓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近一年来,国内菜粕价格呈现震荡向下的走势,成交量没有太多亮点,预计后市在政策面没有太多改变的前提下,菜粕价格仍将会继续走低。 每年11月份后进入水产淡季。今年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我国的主要水产产区——长江流域以及沿海地区降水较往年明显增多,梅雨季节较历年有所延长;今年沿海地区台风袭扰相对频繁,对淡水养殖投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长期的天气影响使得淡水鱼养殖户对于菜粕的需求明显减少,导致目前菜粕等水产饲料价格萎靡。 生猪需求将旺 豆粕期价或稳 最近生猪价格一路飙升,全国不少地区逐渐破9,甚至破10。猪价之所以连续3个月稳步上升是因为供不应求,连续两年的市场低迷,让一些养殖水平低下和资金实力不够的养殖户纷纷倒闭或缩减养殖量。国外高品质猪肉的冲击等这些因素导致在过去的两年中生猪养殖大幅减少,当下能上市的猪供不应求。 从近期生猪行情走势来看,进入冬季后,猪价已经出现了止跌小幅反弹。从需求来看,随着中国春节的来临,后市消费在灌肠、腊肉以及冬季饮食肉类增多的情况下是逐渐增多的,一定时间内将延续提振生猪的力度。从成本方面来看,虽然饲料价格低位,但是此时出栏的生猪皆为7~8月份高位补栏的仔猪,养殖户高价期望很大。加上历时两个月的低迷走势,养殖户前期压栏猪基本销售完毕,大猪已经不多见,因此元旦前生猪价格维持上涨态势概率大。 由前文可知,目前国内生猪需求量较大,养殖利润比较客观,养殖户补栏意愿比较强烈,这都有利于豆粕库存的消耗,推动国内豆粕期价上涨。 豆菜粕现货价差处相对低位 2012年以来,豆菜粕上海地区现货价格价差持续走低,从高点的1800跌至目前400点附近,当前豆粕与菜粕价差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水平。从饲料加工工艺来说,当豆菜粕价差低于800元/吨时,饲料厂商通常会考虑改变饲料工艺配方,增加豆粕的使用量,如果二者的价差缩小至600元/吨附近时,那么菜粕的使用量将被大幅度替代。截止11月27日,豆菜粕现货价差值为500,可以预见后市饲料加工商会适当增加对于豆粕的需求,减少对于菜粕的需求,随着后市水产养殖进入淡季,生猪需求量增强,豆菜粕价差有望低位反弹,回归合理价差水平。 从目前基本面分析结果来看,随着水产养殖进入淡季,菜粕需求偏弱,期价难以提振,而豆粕随着生猪需求的增强,需求有望提高,豆菜粕现货价差偏低,加工商有意愿用豆粕替代菜粕,这些将会支持豆菜粕价差上行,因此短期内笔者认为豆粕会相对于菜粕偏强,豆菜粕价差有望进一步走强。 [:congress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