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

时间:2015-02-06 06:28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法邦网提供法律法规: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

【法规名称】 

【颁布部门】 

【发文字号】 桂政发[2009]100号

【颁布时间】 2009-12-25

【实施时间】 2009-12-25

【效力属性】 有效

【法规编号】 496254  

【正  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制糖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加快我区制糖工业 循环经济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制糖工业是我区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影响重大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区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制糖工业产值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左右,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60%以上。糖业已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区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 优势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是,我区糖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大而不强,抗风险能力低,综合利用产值只占糖业总产值的 23%。当前,制糖业正面临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机遇和挑战。为实现我区糖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发展战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模式。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能量的梯级使用和清洁生产为特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达到低排放或零排放,实现糖业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方式。
  
  三、发展目标
  
  到 2012 年,全区机制糖产量达到 1000 万吨左右,50%以上的制糖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清洁生产 标准甘蔗制糖业》二级技术以上要求,其余达标;50%以上蔗渣制浆造纸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达到《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二级技术以上要求,其余达标;蔗渣制浆、造纸能力达到 120 万吨;综合利用产值占糖业总产值的 35%以上。基本完成利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项目布局,建成 1 家年产20 万吨甘蔗燃料乙醇项目;年产酒精、燃料酒精60 万吨左右;年产糖 50 万吨的企业集团至少建设一个日榨万吨的“两步法”生产厂。
  
  到 2015 年,全区机制糖产量达到1100 万吨左右。50%以上制糖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达到我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清洁生产标 准甘蔗制糖业》一级技术以上要求,其余达到二级技术以上要求;50%以上蔗渣制浆造纸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达到《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一级技术以上要求,其余达到二级技术以上要求。糖料蔗 品种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年产蔗渣制浆、造纸能力超过 150 万吨;酒精、燃料酒精 80 万吨;综合利用产值占糖业总产值的 45%以上; 固定资产年投资规模 180 亿元以上;年产糖 50 万吨的企业集团至少建设一个日榨万吨的“两步法”生产厂。
  
  到 2020 年,全区产糖量稳定在全国总产糖量的 60%以上,蔗 渣、废糖蜜、酒精废液利用率达到 100%,综合利用产值占糖业总产值 50%以上;糖料作物优良品种、蔗区水利灌溉、糖醇兼用特 色品种培育等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产业结构合理、产业链完整、科技创新能力强、环境友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保障国 家食糖安全供给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 先进产糖国水平。
  
  四、发展重点
  
  (一)重点实施高产优质高效节能降耗的生产技术
  
  按照“拉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带”的结构调整思路,围绕甘蔗- 制糖-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复合肥,甘蔗-制糖-蔗渣- 制浆造纸、发电-废液碱回收-再利用等两条产业链,积极推动糖业生态建设,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引进和采用大型高效节能的设备,加快推进糖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转变。重点推进蔗渣、糖蜜、滤泥等综合利用产品开发力度,加快推进糖料蔗生产燃料乙醇或其它化工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着力推进“二步法”先进生产工艺项目的建设与组织实施,有效拓展产业链的延伸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进清洁生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实现制糖业与关联产业互动、效益互补的产品结构,由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向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转变,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
  
  (二)重点发展的企业 重点发展制糖规模 50 万吨以上或综合利用潜力高的制糖企业集团,如南华糖业集团、南宁东亚集团、农垦糖业集团、凤糖生化集团、南宁糖业、来宾东糖、永鑫华糖、英糖、永凯糖业等。重点支持广西甘蔗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等,推进糖料蔗良种研发和基地建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