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时局艰难,但白酒经销商们并不愿意放弃十多年来苦心打下的“地盘”,主动求变是经销商们目前应对挑战的不二选择。从记者的调查情况来看,经销商的转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方向:为弱化对单一品牌的过度依赖,谋求更多的品牌代理权;扩大产品覆盖面,从高端延伸至中低端;多酒种战略,白酒红酒齐头并进;转型供应链服务商,缩短渠道提升利润水平;进入资本市场,依靠外部力量壮大自身。
在对当前白酒经销商的访问中,经销们普遍看淡2014年行情,全行业持续数年调整的观点没有丝毫改变。在这样的悲观预期中,记者了解到,面对行业可能会持续数年的调整,大多数白酒经销商早已“心中有数”,当前已是多重策略并进,共抗行业“寒冬”。

白酒经销商多重策略并进 共抗行业“寒冬”
策略1:谋求多家名酒代理权
五粮液最大的经销商银基集团,虽然与五粮液有着十几年的合作关系,但在面临业绩大变脸的艰难困境时,也把目光投向了五粮液最大竞争对手贵州茅台。
银基集团2013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公司总收益为1.14亿港元,同比下降51.6%;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至7.71亿港元,2012年同期为亏损1.77亿港元。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也由2012年同期的37.1%下降至16.3%。公司为了减少库存不惜将产品折扣加快清理,当期库存仍有11.24亿港元。
市场普遍认为,银基集团业绩下滑原因除了白酒行业整体调整外,公司产品过度依赖单一品牌五粮液也是重要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银基集团也在逐步加强自身产品的多元化,瞄准了另一白酒巨头贵州茅台。
2013年3月,银基集团附属公司创银发展与茅台酒订立经销协议,自今年1月1日起获得茅台酒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及保加利亚的经销权。
2013年8月,银基集团公告称,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深圳银基已与国酒茅台(贵州仁怀)营销有限公司订立经销协议。协议称,公司获得向广东省团购客户经销及与集团 “品汇一号”形象连锁店经销贵州茅台酒产品的非独家经销权。成为贵州茅台7月份开放3000吨经销权后首个公开的五粮液大经销商。
河南十大金牌经销商之一的盛林商贸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盛林商贸)也在2013年成为贵州茅台的新晋一级经销商。盛林商贸总经理涂建胜告诉记者,自己做得最大的产品还是五粮液系列,之前也有代理茅台的产品。在行业巨变的情况下,依靠单一品牌不足以支撑公司发展,以前的茅台产品主要是通过其他代理商拿的,价格、数量方面都很受限制,在贵州茅台去年新开代理权后,公司就抓住了这次机会,成为贵州茅台一级代理商。他坦言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另一方面是拿到茅台代理权后可以直接跟厂家合作。
五粮液华东地区经销商海烟也接受了茅台的橄榄枝,成为其3000吨新晋经销商的一员。在五粮液1218大会上,海烟内部人士向记者解释说,之所以选择茅台主要是因为现在53 飞天茅台还是顺价销售,看看有没有利润空间可以操作。
策略2:扩大中低端白酒比重
本轮调整影响最大的是高端名酒,在高端酒不好卖的时候,经销商也顺理成章地将目光锁定在了中低端产品上,以期发力中低端弥补高端市场的下滑。
银基集团在2013年中期报告中称,2013年1~6月,虽然中国高端白酒销售额按年下降37.8%,但中低端白酒销售额却按年增长12.3%。
银基集团认为,虽然白酒市场的急速遇冷给行业带来空前的挑战,但却促使整个白酒行业的发展趋于理性,白酒市场的主导力逐渐由以往的政务消费转变到现时的大众及商务消费,而贴近民生的中低端白酒消费市场则展现出相当的发展潜力,亦逐渐成为推动整个白酒行业长期发展的主要动力。
银基集团在2013年中期报告中称,集团积极推动多元化策略,重点发展全国性品牌下的中低端产品。公司除了发展贵州鸭溪窖中低端白酒,还牵手山西汾酒推出红汾酒世家系列酒。
盛林商贸也在2013年接手了五粮液低端品牌绵柔尖庄系列酒,并成为五粮液该品牌系列酒全国运作首屈一指的经销商。涂建胜告诉记者,从去年7月份代理绵柔尖庄以来,公司已完成了3000万元的销售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