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糖价回升 糖业难尝甜头(2)

时间:2015-09-22 10:24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记者在与贸易商交谈中了解到,虽然当前产区库存同比下滑,但是前期贸易商积极囤货,如今贸易商手中的库存仍然可观,产销倒挂都成了“新常态”。“

记者在与贸易商交谈中了解到,虽然当前产区库存同比下滑,但是前期贸易商积极囤货,如今贸易商手中的库存仍然可观,产销倒挂都成了“新常态”。“这些库存消化了,国内糖价才会有较大的机会,但是消化需要多久谁都说不准。”上述北京白糖贸易企业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从全球糖业来看,国内的小气候和国外的大气候“完全不在一个步调上”。国内牛市在价格连跌3年后悄然开启,外盘白糖却因绝对价格偏高走向熊市行情。

李晓威向记者解释,目前国际主要产糖国产糖成本远低于国内,本榨季印度大幅增产、泰国略有增产,其他国家产量多较为乐观,抵消了我国的减产幅度,全球食糖市场整体处于过剩状态。未来外盘走势是否能出现转机,还要看7、8月印度主产区天气。而国内市场中,在进口管控变化不大的背景下,若明年减产符合15%的预期,库存和政策很可能是左右未来糖价的最重要因素。

打破产业困局,还看源头

国内糖厂从连年熊市熬到牛市在望,价格的回升使得产业链尤其是上游糖厂的日子终于不是那么难过了。但由于种蔗收益较其他作物低,蔗农种植热情不高,种植面积逐年缩水,糖厂原材料供应也开始趋于紧张。调研中记者了解到,糖厂也是想尽办法鼓励蔗农保持种植面积,希望保住甘蔗产量。

李晓威告诉记者,从成本上讲,国内食糖产量减少,糖厂固定成本短期变动空间有限,但人工成本增幅明显,在可榨甘蔗量降低的前提下,吨糖分摊成本提升。与此同时,经济增速的放缓使得终端消费增长的脚步慢了下来,糖厂下游的食品加工企业产量增幅也不如以往,糖厂尤其是传统产糖区的糖厂外销变得越来越困难。

作为糖业产业链的源头,蔗农和糖厂的日子似乎都没有那么“甜”了。

此外,如今外盘糖价较低,质优价廉的进口糖更有竞争力,走私糖的吸引力格外大。记者了解到,现在从越南走私的白糖加上运输成本共计约3600元/吨,大幅低于国内糖价。虽然食糖走私涉及的重点地区受严打制约,走私量明显减少,如云南走私量不及去年一半,但走私糖在地域结构上也在发生变化,内陆地区出现很多新增的食糖走私地区。

“未来消费终端青睐质优价廉的外糖是大势所趋。”一家贸易商向记者表示,现在国外主要产糖国如泰国、巴西、印度等普遍使用碳化法,生产的糖杂质较少,品质较高。而国内传统糖厂仍以硫化法为主,虽然成本较低,但工艺相对落后,糖品质一般。“如果国内传统糖厂在制糖技术上跟不上,未来一旦放开进口,除非国际糖价很高,否则国内糖业很难逃过巨大冲击。”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