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施行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能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使国产大豆初步具备应对进口大豆竞争能力。首先,豆农的种植收益得到初步保障,使主产区大豆面积能够稳定,产业链的原料供应得到保证;其次,加工企业能够随行就市采购大豆,确保初步具备市场竞争力;第三,豆农和油厂能够衔接配合,豆农低价卖豆也不亏,油厂低价收购有竞争力,能够共同与进口大豆竞争;第四,产业有条件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实施国家临储政策和最低保护价政策都是由国家托底,市场体制机制问题被托市政策掩盖,导致种植、加工、贸易、流通各领域都找国家要钱,积习难改,使产业没有竞争力。应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产业向市场要效益要发展。 国元期货研发中心总经理姜兴春对本报记者表示,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出台了相关粮油棉保护政策;随着国内供应过剩,进口成本冲击,加上企业市场化程度提高,国家开始在棉花等品种上采取直接补贴政策。这种政策对市场、对农户作用更明显,农民利益得到保障,中间环节利用政策获利寻租空间压缩。棉花价格更多受到市场供求影响,受到政策影响力度有限。 另外,格林大华期货研发总监李永民也认为,目前政府改革的总体方向是逐渐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在市场机制发挥主要作用时,价格变化主要收到供求关系影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因为历史原因,国内包括棉花在内的农产品库存较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供应压力必然对商品价格产生压制作用。 但另一方面,李永民也指出,纵观当前主要国家,即使发达国家在内,也没有完全放开对农产品价格的保护,只不过西方国家多采用市场杠杆或新的调控手段,如美国政府相当于为农民提供一个看涨期权进行价格保护,这样既节省政府调控成本,也达到稳定农民收益的目的。 他进一步表示,今后我国也应该借鉴国外经验,政府为农民提供期权方面的保护手段,同时为农民提供权利金方面的补贴。生产商可以引进期货等交易机制进行保值。多管齐下,不仅可以降低稳农成本,还可以达到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 不过,广发期货研究员林凤认为,未来我国农产品政策走向市场化之路是势在必行,但是进程是有计划的,有步骤的,而不应激进、操之过急,尤其目前的棉、糖直补政策仍需探索和不断完善。 她表示,近一年以粮棉油为主的农产品收储政策对期货品种依旧影响很大。具体如以粮食类玉米、早稻等粮食类期货品种需关注国家收储政策,价格方面主要参考国家收储价格,2015年价格或与2014年的价格或趋同。白糖和棉花期货方面,则主要看直补政策与市场力量博弈,但是棉花期货流动性或逐渐活跃,价格方面主要看直补价格与市场价格博弈,而且直补价格或成为棉花期货底部参考价格。 [:liang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