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天惠粮油 > 行业专题 >

解决“卖粮难”根本出路在于“调整”- - 粮油市场报主办

时间:2015-12-25 09:02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卖粮难 调整种植结构解决“卖粮难”根本出路在于“调整”

文章摘要:12月3日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深度报道了我国安徽、东北农民卖粮难问题。造成国内卖粮难的原因有国内外多重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国内粮食出现结构性、阶段性过剩,是应对措施相对滞后,解决当前卖粮难出路要综合施策,注重调整。 一是调整种植结构。要加大优质..

  12月3日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深度报道了我国安徽、东北农民“卖粮难”问题。造成国内“卖粮难”的原因有国内外多重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国内粮食出现结构性、阶段性过剩,是应对措施相对滞后,解决当前“卖粮难”出路要综合施策,注重“调整”。

  一是调整种植结构。要加大优质小麦、稻谷、玉米等主要口粮作物的种植面积,生产适销对路的粮油原料,满足保证国内谷物自给率95%的消费需要;同时有计划地加大饲料粮的种植面积,满足国内不断增加的饲养业消费需要。

  二是调整种植区域。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划分了主要农产品优势产业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过去片面强调粮食安全,加上鼓励政策不配套,所以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国家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完善我国稻谷、小麦、玉米、油菜籽等主要粮油品种种植区域,划分集中产区、一般产区,明确各类产区需要保持的种植面积、产量,并出台配套的扶持、考核政策。

  三是调整宏观政策。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涉及面很多,从影响国内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考虑需完善以下几方面: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推进“目标价格”,让市场决定粮食价格。

  完善储备制度。加大国家储备数量,变托市收购为“临储收购”,收购价格随行就市;要完善储备结构,加大成品储备,加大优质品种储备;要完善轮换方式,根据 当年市场情况决定轮换数量、时间。

  完善进口管理。理顺国内粮食市场管理体制,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国内外粮食市场管理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效率。

  四是调整拍卖办法。针对当前国内外粮价差距较大,国内政策性粮油拍卖底价市场难以接受,政策性粮油拍卖成交率底、库存压力大、政策负担重的实际情况,建议国家要顺势而为,及时调整拍卖策略:1.根据不同品种、品质、季节、消费区域调整拍卖底价。2.采取与进口挂钩、加工补贴等鼓励措施,调动国内加工企业积极参与政策性粮油拍买的积极性。3.实行定向拍卖,对不具备食用加工的政策性粮油定向销售给饲料加工企业、化工企业;对具备食用加工的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包仓、包库定向销售给国内大型粮油加工企业,从而加快政策性粮油的销售步伐,降低库存成本,降低库存压力。

     [:wuyang]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