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糖价下跌蔗农利益受损WTO规则下农民利益如何保(2)

时间:2015-02-05 10:11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为保障原料蔗的生产,广西绝大部分制糖企业都会为糖农提供良种、机耕、肥料、蔗区道路等方面的补贴。然而,本榨季以来,制糖企业在这方面的支出大

  为保障原料蔗的生产,广西绝大部分制糖企业都会为糖农提供良种、机耕、肥料、蔗区道路等方面的补贴。然而,本榨季以来,制糖企业在这方面的支出大幅削减。

  南宁糖业透露,在企业发展高峰期,公司一个榨季在农务方面的支出达2.7亿元,而本榨季仅为2000万元。“实在是无能为力了”,肖凌说。据记者调查,由于制糖企业现金流紧张,上世纪90年代糖业市场化改革前期饱受诟病的给农民“打白条”现象再现苗头。

  糖业“寒冬”似乎成了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结果,我国配额外进口糖关税从2004年降低至50%,并同时打破国家对食糖进口的垄断。WTO规则之下,中国农民的利益如何保障?

  新湖期货高级分析师詹啸认为,国家对蔗农进行直接补贴是最为立竿见影的办法。詹啸说,通过国家对蔗农的补贴,制糖企业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低,从而帮助企业渡过当前难关,避免出现行业性的全面亏损,为国内糖业实现技术升级和调整赢得宝贵时间。同时,相比工业环节的补贴,在甘蔗种植环节补贴农民可以规避国际上对我国不正当竞争的指责。

  不过,业界普遍认为,对糖农进行补贴只是“权宜之计”,未来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加快蔗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机械化生产、加快良种研发等方式提高糖业尤其是甘蔗种植的劳动生产率,才是长远之计。

  近两年来,在有“中国糖都”之称的广西崇左进行的蔗区土地流转试验证明了规模化生产的必要。在崇左一些项目区,土地流转后,甘蔗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和滴灌得到推广,项目区平均亩产甘蔗可达6.5吨以上,比往年多2吨以上,个别甘蔗品种亩产甚至达到11吨。

  业内专家表示,国内糖业必须加快提高甘蔗种植的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这样才能在与进口糖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记者王秋凤)

  (来源:半月谈)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