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在当前糖市低迷的背景下,期货也成为糖企降低风险的一大依靠。据了解,国内大型制糖企业、用糖企业都不同程度参与了期货保值业务,尤其是糖厂,因为糖价波动对于企业利润影响较大,参与期货保值、跨市场套利的积极性也较高。
“现在我们对白糖期货已经到了‘离不开’的地步。”广西东糖集团常务副总梁永安在郑商所一次交流会上表示,在利用期货市场方面,他们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套期保值业务。
郑商所白糖期货上市以来,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市场投资者结构合理,成交活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糖期货市场之一。目前白糖期货的持仓量稳定在按双边计的100万手左右,成交活跃,在FIA商品期货成交量国际排名中,成交量经常处于前列。2012年,白糖期货累计成交合约14827.80万手,成交金额84087.50亿元。
“整体而言,白糖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走势高度相关,食糖现货企业积极参与和利用白糖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以稳定生产,较好地促进了我国食糖产业健康发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市场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和体现。”分析人士表示。
期货之外,糖企对于白糖期权也有较多的期待。目前,国际成熟市场均具备期权交易机制,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也纷纷推出场内期权产品。
“国际市场上很少有单独的期货合约,一般都配合有相应的期权。一旦上市白糖期权,期货头寸持有者增加了套利机会、权利金收入,市场成熟程度、流动性都会有明显提升。”张笑金说。
据郑商所相关负责人透露,多年来,郑商所持续研究国际期权市场发展动态,深入研究期权交易制度设计,积极进行期权交易系统建设,期权推进工作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经过交易所、会员和市场专家等多方面的深入讨论,交易所对期权交易制度设计进行了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全面、系统的期权交易规则。在此基础上,交易所在现有期货交易系统基础上,添加期权交易功能,完成了期权功能的全方位升级。目前,郑商所正筹备举办期权仿真交易,进一步检验规则,测试、完善系统交易端和会员端的期权功能。参与者将由从业人员拓展至投资者,有效促进期权市场的培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