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党委十一五总结(2)

时间:2016-07-26 00:40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4、糖蔗生产技术培训力度大,效果显著。今年我们以实施万亩高产高糖示范项目建设为载体,在示范区内的5个村40个自然屯及其他蔗区乡镇举办了30期糖蔗

4、糖蔗生产技术培训力度大,效果显著。今年我们以实施万亩高产高糖示范项目建设为载体,在示范区内的5个村40个自然屯及其他蔗区乡镇举办了30期糖蔗生产技术培训班,培训群众约3000人次,编印《甘蔗栽培技术》手册2000本,印发技术资料8500多份,群众学技帮带的气氛浓厚,对种蔗增收充满信心和决心。

主要措施:1、稳固原有面积,努力发展新增面积。2010年全县完成种蔗面积16.5万亩,新增1.2万亩,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糖蔗生产任务。

2、认真实施糖蔗项目建设,完成一万亩高产高糖糖蔗示范项目建设项目和900亩甘蔗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3、大力开展糖蔗生产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种蔗水平。今年我们在全县蔗区乡镇举办了30期的糖蔗生产技术培训班,培训群众3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0000多份,同时结合我县的实际,组织编写了《甘蔗栽培技术》手册,印制5000册分发到蔗农手中,为群众发展糖蔗生产提供很好的实用技术帮助。

4、加强技术服务指导,促进产业健康较快发展。一是做好新蔗区开发调研工作,确保条件成熟,开发成功。二是下大力气抓好宿根蔗护理工作。宿根蔗面积一般要占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所以宿根蔗护理工作的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全年的甘蔗产量。我们大量的工作以下乡指导、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督导群众抓好护理工作,根据季节指导群众做好破垄松蔸、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止工作。

5、开展糖蔗洪涝、旱灾抗灾工作。根据糖蔗洪涝、旱灾工作预案,积极行动,制定措施,深入蔗区指导群众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存在问题:一是农资(特别是化肥)、人工费上涨过猛,农民种蔗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二是新增扩种甘蔗压力增加,相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加上修路投入过大及其它作物竞争,无形中增加扩种的难度。三是蔗区管理难度增加,糖价走高后,跨蔗区收购甘蔗的现象随之增多,为防止我县蔗区甘蔗外流,增加管理成本,加大管理力度在所难免。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种蔗劳动力紧缺,影响了糖蔗生产。

二、2011年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2011年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2011年糖业发展形势分析:从近期食糖销售情况看,目前广西糖业面临的形势比较乐观。表现在糖价近两个月来一直维持在高价区间,有史以来首次突破6000元/吨大关,有的地方报价甚至达到7000元/吨。糖价飚升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去年秋季以来三季连旱造成甘蔗主产区的广西、云南甘蔗减产,供需缺口大;二是“游资”进入糖业领域,有一定的炒作嫌疑。糖价合理走高,相对拉动原料蔗收购价上升,这对农民、企业和财政都有好处,但非正常的虚高糖价特别是有炒作行为的高糖价,就不见得是好事,它传递的错误信息会误导生产者和消费者,导致甘蔗生产大起大落,最终受害的是群众,不利于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目前的高糖价,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乐观。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好,努力推动我县糖业生产稳定向前发展。

2011年主要任务目标:全县糖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7万亩,

篇二:“十一五”工作总结

“十一五”工作总结

(2006——2010)

“十一五”以来,乡党委、政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紧围绕第五届乡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业强乡、农业稳乡、三产活乡、生态绿乡、科教兴乡”的发展定位和主攻煤焦工业、做强烤烟产业、突破常规农业、搞活第三产业、狠抓生态农业、强化科教兴业的发展思路,按照“追求卓越、勇创一流、重点突破、全面夺标”的总体要求,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乡域经济社会的跨域发展,创造出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一、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