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2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将我县2008年以来食品安全工作有关情况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08年以来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食品安全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基本形成了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保障有力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三年来,我县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未发生等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食品安全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台州市前三名。
(一)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明确。2008年以来,县政府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出台了《仙居县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了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及相关领导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县食安委办公室和县监察局联合转发了《台州市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规定了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的单位或个人的责任追究内容。县政府每年年初制定出台《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意见》,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并召开全县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进行部署落实,县政府与20个乡镇(街道)和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经贸、教育、食药监等7个主要监管部门签订年度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各乡镇(街道)与村居等基层组织及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责任书,做到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县政府每年都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主要监管部门和乡镇(街道)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今年,我们又积极探索县级评价性抽检考核机制,将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指标纳入县对乡镇(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落实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完善食品安全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落实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县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等监管部门在落实各监管措施的同时,要求各监管对象签订承诺书加强自律,通过“承诺制”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二)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进一步健全。在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采取多个部门分段管理的运行体制下,进一步理顺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经贸等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做到既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又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确保无缝对接。20个乡镇(街道)都有明确的食品安全分管领导,并建立了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监管员队伍。加强了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每个行政村都设立了一名食品安全协管员,作为村内食品安全的直接管理人,实时掌握食品安全动态情况。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县、乡镇(街道)、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进一步健全,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段监管,认真履职,工作扎实有效,有力保障了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水平。
1、农产品质量环节。一是夯实基础,构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县农业部门从建立责任服务体系入手,着力构建“三位一体” 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由县农产品质量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乡镇农产品质量专管员、村级农产品质量监管助理员、生产单位农产品质量内管员构成的“县、乡、村、基地”四级监管服务网络。二是抓住重点,实行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一方面,强化源头管理。加强生产环境管理,划定绿色农产品生产适宜区;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推行黄板诱杀、黑光灯诱杀等物理防治技术;大力推广标准化技术,编发了1万册《绿色农产品标准化技术》,制订了165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并将其中20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规程标准化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模式图”;开展农产品产地准出试点。另一方面,以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为试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实行质量追溯、市场承诺、定期检测、责任追究等制度。三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从农业投入品监管入手,开展生鲜乳、食用菌、水果、蔬菜、粮食等十个专项执法检查和“绿剑”系列农资打假执法检查行动。三年来,县农业部门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654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种养殖合作社1122家次。2009年至今,省农业厅对我县6次农产品抽检,合格率都达到了100%。
2、食品生产环节。一是积极推进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县质监部门完成了全部食品生产企业取证工作。三年来,共有27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换证考核,按期换证率达100%。二是认真履行源头监管职责。近三年来,县质监部门累计巡查食品生产企业397家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39份,并全部按要求整改。对列入监管的食品生产企业巡查率达200%以上,整改率达100%。三是扎实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规工作。建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长效监管机制,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我县列入整规的13家食品加工小作坊,2家已取缔,5家通过帮扶提升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6家通过改造达到整规要求,整规率达100%。四是全面完成食品生产加工试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以饮用水、罐头食品、酒类产品三个行业16家企业为试点,开展了食品生产加工试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诚信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