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关于仙居县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5)

时间:2015-04-13 15:22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近几年来,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是,食品安全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随着群众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对


  近几年来,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是,食品安全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随着群众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还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食品安全工作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质量溯源困难。一直以来,我县没有全县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交易集中在中心菜场门口(或周围)进行,呈相对零散状。我县市场的初级农产品大约50%左右为县内自产,其他需从外地调入。由于缺乏批发市场,目前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仅限于在“绿色农产品市场”开展试点,其他市场推行起来困难重重。


  二是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困难,餐饮业面临问题尤为突出。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花费的精力、财力大,过程长,个别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支持不够,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压力很大。特别是餐饮业,因其处于终端消费环节,积聚了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许多食品安全隐患。按目前食品安全流通模式,餐饮环节很多原材料质量难以直接追溯到源头,增加了餐饮业的经营风险,而且餐饮经营者(特别是小餐饮业主)对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抵触情绪较大。2008年至今,卫生部门共立案查处12起,其中不完全执行达4起(由于被处罚人小本经营,承担不起罚款数额)。


  三是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流动摊贩监管取缔困难。由于我县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食品生产小作坊、小餐饮店数量众多。目前,我县小作坊、小餐饮、流动摊贩的业主大部分来自各乡镇偏远山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且多为短期行为,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小餐饮行业易主快、发证难、反弹快,既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又增加了取缔难度,特别是流动摊贩的监管和取缔更加困难。


  三、下阶段食品安全工作打算


  下阶段,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群众饮食安全这个中心,努力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坚决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切实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特别是《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普及,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业主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通过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别伪劣商品的能力,避免遭受不法侵害。


  (二)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程监管。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严格食品加工企业开办标准,加强生产监管。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为目标,严把市场经营主体的准入关。积极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大对餐饮业、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等的监督力度,把好餐饮消费关。


  (三)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去年开始,国务院部署了为期两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今年,将继续以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等为重点品种,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实施专项整顿。继续推进“十小”行业整规工作,密切关注城乡结合部和小工厂、小作坊、小加工点以及小摊小贩制售假劣的违法犯罪行为,一经发现,严厉查处。


  (四)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在初级农产品生产、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消费各环节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着力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诚信意识,督促生产经营业主自觉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严把食品原料关,按规定建立索证索票制度。


  (五)继续加大评价性抽样检测力度。进一步做好食品检测资源的整合利用工作,加大检测投入力度,努力建立较为完备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制订科学合理、重点突出的食品安全抽样检测计划,确保检测经费落实到位。定期公布食品安全评价性检测信息,对问题食品及时进行预警和警示,保障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情权,引导公众健康消费。同时,加强对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检测工作需要。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