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关于仙居县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2)

时间:2015-04-13 15:22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3、食品流通环节。一是加强源头监管,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关。扎实做好《食品流通许可证》的换发工作。狠抓“一票通”工作的落实,目前我县27家食品批


  3、食品流通环节。一是加强源头监管,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关。扎实做好《食品流通许可证》的换发工作。狠抓“一票通”工作的落实,目前我县27家食品批发企业、总代理、总经销全部实行了“一票通”。二是深入推进小食杂店和农村小菜场专项整治。继续推进食杂店食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统一配送比例,巩固食杂店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目前我县小食杂店总数963户,除2户需巩固提升外,其余全部达到整规标准。横溪、白塔、下各三个农贸市场均完成了改造提升,建立了食品快速检测机制,固定摊位经营户有照率达80%以上。在县城西部布局了城西菜场,既方便了周边群众的生活,又美化净化了该区域市容市貌。三是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围绕食用油、饮料、酒、奶制品、儿童食品、营养保健品、豆制品等百姓关心的食品品种开展检查,三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600多人次,抽查超市、商店3000多家次。


  4、餐饮消费环节。一是对餐饮业全面实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对全县286家餐饮单位和32家学校食堂全面实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同时,在32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和中学食堂中推行“五常法”(常分类、常整理、常清洁、常检查、常自律)管理,提高餐饮单位自身管理水平。二是加强餐具及食品的质量监测。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餐饮业、学校食堂进行餐具消毒效果及食品的质量监测。三年来共抽检餐具4754份,合格率80.5%。对抽样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单位,除责令限期整改外,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三是开展小餐饮质量安全整规工作。通过二年多的整规工作,小餐饮业主自律意识不断提高,小餐饮店的店容店貌和消毒保洁设备不断改善,索证索票制度基本建立,群众对食品安全相关的投诉举报案件逐渐减少。目前,全县254家小餐饮整规率达90.2%。完成了县城永安街、穿城北路、响石山路三条餐饮卫生示范街的创建。


  5、畜禽屠宰环节。一是开展屠宰场清理整顿工作。推进屠宰场星级改造,完成了下各、白塔、横溪三所屠宰场的改造工作。二是加强屠宰企业监管。严格屠宰规范管理和台帐管理,做到源头的可追溯性,禁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严格生猪宰前、宰中、宰后“三检”,防止注水肉、病害肉、劣质肉流入市场,确保上市肉品质量。三是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和病死猪病害猪非法交易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生产加工、销售注水肉及病死病害猪(牛、羊)肉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防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畜禽产品流入市场。2008年至今,全县进点屠宰率98.1%,县城机械化屠宰率100%。瘦肉精抽检7577批次,合格率100%。


  (四)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是食品安全工作的技术支撑,是评价食品质量、判断食品优劣的主要依据,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近年来,县政府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一是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该中心目前已通过省级实验室计量认证,有56个检测参数可以向社会出具数据且具有法定效力。以农产品检测中心为龙头,建成了20个乡镇定性检测室,8个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定性检测点,形成了以县级检测中心为依托,乡镇、市场、生产单位等检测室为辅助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四级监测网络。同时,进一步配强检测队伍,聘请34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乡镇定性检测室。2008年以来,共抽检63个品种17843个农产品样品。在今年杨梅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农产品质量安全四级监测网络发挥了较大作用,累计定量抽检样品400个、定性抽检样品8507个,对6批次达不到无公害标准的杨梅实行了就地销毁。二是完善了流通领域食品快速定性检测设施。2009年,流通领域食品检测中心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投资10多万元更新了检测设备,基层5个工商所全部配齐快速检测箱,“四位一体”的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正式建立,实现了全县定性检测工作在功能、地域、形式上的全覆盖。三年来,流通领域定量检测食品82批次,定性检测食品21525批次,检出不合格食品750批次,下柜处理食品6457公斤。此外,还开展了食品检测“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和开放日活动,不断扩大群众对食品检测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