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天惠粮油 > 行业专题 >

五常大米造假迷局:官员担任掮客 因一起交通事故暴露- - 粮油市场报主办(4)

时间:2015-06-27 01:07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2005年11月1日,葵花集团下属子公司之一五常葵花阳光米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公司对外宣称,以制药的精神精制管理,倡导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 为

  2005年11月1日,葵花集团下属子公司之一五常葵花阳光米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公司对外宣称,“以制药的精神精制管理,倡导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

  为此,葵花集团还在五常市设立了葵花阳光米业水稻研究所,主要工作就是培育新的品种,然后发给签约农户进行指导耕种。到秋收季节,葵花阳光米业收购签约农户的水稻。这种企业与农户的对接模式,被看作是五常大米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板。

  经过市场整合,五常大米加工企业日趋规模化。2008年,五常市年加工销售能力万吨以上的企业达到52家,其中5万吨至10万吨的企业已有6家,这些企业的总加工能力达到9亿公斤。“葵花阳光”“中良美裕”“壹百垧”企业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五常大米连锁超市,一大批企业则在大中城市社区建立定点销售点。完善的销售网络、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让五常大米销售实现升级换代。

  升级换代的背后,是行政力量推动结果。随着转型升级的强化,一些社会资本以及大型国企也开始向五常大米产业进军。

  资本大规模进入五常

  为了推动大米产业跨越式发展,五常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鼓励、促进大米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2009年7月23日,五常市政府与东方集团就共同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黑龙江省五常市稻谷加工园区及五常大米交易市场项目签署了框架协议。

  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根据协议,五常市政府与东方集团共建全省最大的稻谷加工园区,以及全国一流的大米物流园区—五常大米交易市场;优质稻谷综合加工以五常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年总产量达到150万吨以上;交易园区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年物流吞吐量超过80万吨。

  随后,黑龙江省第一大稻米加工制作商北大荒、中粮集团也开始入驻五常市,甚至国际粮油巨头益海也开始在五常市布局。

  大企业集团入驻五常市后,开始竞相占领有限的农地和农户资源。企业不仅与农户实行保姆式对接,人工费也开始逐年上涨。水稻收购价也由起初的1.2元/斤,一直上涨到后来的2.5元/斤。

  资料显示,2010年东方集团要完成签约农地100万亩,把收购价格定到了2.4元/斤,此外还拿出100多万元给签约农户入了保险。

  据知情人透露,大企业集团进入五常市场后,竞争开始白热化。由于五常市能开荒拓展的土地资源有限,大量旱田被改成水田,土地资源几近饱和状态。

  此时,五常大米产业的发展已经不局限在本地,而是已经被纳入黑龙江省有关稻谷加工园区建设发展规划。

  东方集团五常大米项目启动后,该集团对外宣称,将按照黑龙江省有关稻谷加工园区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通过深度开发五常大米品牌,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变资源优势为地域经济优势,提高五常大米附加值和知名度;建设以稻谷规模化精深化加工为核心,集种植、收购、存储、加工、销售及物流集散为一体的粮食产业园区,使五常成为东北乃至全国一流的粮食集散地。

  当时,具体负责此项目的五常市政府官员表示,建设稻米加工园区和大米交易市场,有利于解决目前黑龙江省稻米经营企业小而散、资源浪费、产品品牌杂等问题。然而,五常大米市场竞争格局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仅仅是在生产模式上的转型升级那么简单。如何保障大米质量,以及让市场也接受不同等级的终端价格,才是大米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环。

  造假泛滥

  2010年1月23日,“五常假大米事件”被媒体曝光。报道揭露,当时用来生产五常香米的是普通长粒,但包装上写的都是“五常大米”,而批发到外地的五常稻花香,只有少量较纯的稻花香走高端市场,大部分都要掺一些别的品种。

  有舆论认为,“假大米事件是五常大米产业在快速升级换代过程中,旧寡头丧失商道底线的结果”。

  针对市场上五常大米造假盛行,2009年五常市政府曾委托某高校做了关于“五常大米原产地品牌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相关课题。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