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被杀害的农业经济学家冯锐

时间:2015-02-11 10:09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被杀害的农业经济学家冯锐—— 民国NGO史上的失踪者之四 2014年11月10日 09:38 当我们回望民国,深挖细掘每个领域时,都可以发现早已消失在民众视野里的“古董级”人物,如农业经济

被杀害的农业经济学家冯锐 —— 民国NGO史上的失踪者之四 2014年11月10日 09:38

当我们回望民国,深挖细掘每个领域时,都可以发现早已消失在民众视野里的“古董级”人物,如农业经济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卜凯(1890—1975)、冯锐(1897—1936)、乔启明(1897—1970))、董时进(1900—1984)、方显廷(1903—1985)等。他们原是如此的出色,却长年不被今人所知。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其名声虽然赶不上海明威、福克纳等人,但她的名声比她的第一任丈夫卜凯无疑要大得多。但我们不要忘记作为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首任主任的卜凯,对于中国农业经济研究上的开创性贡献,他的《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至今仍是研究民国经济史不可缺少的著作。

后面四位是留美归来的中国学者,除了方显廷是毕业于耶鲁的经济学博士外,其余三人都和卜凯一样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系。而乔启明、冯锐则因二十年代毕业于金陵大学,自然与卜凯有直接的师承关系。他们在民国时成就非凡,出书不少,多参加诸种社会活动及建设。哪怕他们一些言论至今仍能切中现实之弊,可如今除少数学术中人知晓一二,完全消失在大众视野之外。近年来因网络上扒拉出董时进1950年上书毛泽东力阻其血腥土改的文字,以及近来出版的自传小说《两户人家》,而为一些人所知晓。乔启明呢,则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上海书店出版的“民国丛书”里影印有他的名著《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以及前年出版的《乔启明文选》,至少在学术界还不算陌生。

被杀害的农业经济学家冯锐

最为寂寞的当然是早死的冯锐。他没有书再版,重要的是,还没来得及写出重要的学术著作传世。没教几年书,没有像样子的学生来传承其思想,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参与晏阳初平民教育活动与广东糖业发展实务。前者他写出了《农业常识》(书封冠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纳入商务印书馆“普及农业科学丛书”1929初版,与生物学家步毓森、蒋涤旧合著)、《乡村社会调查大纲》(1929年由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出版,此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华北试验区社会调查部丛书之一”,上有非常醒目的红色“平”字标记)。我手中拥有的《乡村社会调查大纲》系冯锐曾经的合作者、生物学家步毓森1950年4月27日送给其所教的大学之农经系:“步毓森赠给农业经济系资料室”。但限于图章模糊不清,且没有查到任何步毓森的相关资料,不知其执教于哪所农学院。

被杀害的农业经济学家冯锐

如果我们对晏阳初创建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1949年后的遭遇稍有了解的话,重庆刚易帜一年,1950年12月出版的重庆《新华日报》便在报纸上接二连三地批判晏阳初是“美帝国主义走狗”、“汉奸”、“文化战犯”,而平教会则被视为“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那么我们便会想起八个月前步毓森赠送冯锐所著的《乡村社会调查大纲》一书给自己执教的院系,实属不智,自讨苦吃。像步毓森这样的科学家,他当然不明了一个社会何以把建设乡村、救助民众的组织,视为大逆不道。因为自中国有历史以来,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即便你是满腹经纶的史学家。历史风尘漫卷了八十多年,早被消音的、曾为平教会服务的冯锐,就更是无人提及了。

【一、时代大格局下的小人物遇害】

这个时代幸好有网络有搜索引擎,便利我们这些在史海里搜求过往资料的人。但就是这样大的便利,也于了解冯锐这样的人帮补不大。这就得从冯锐何以在1936年9月9日,被刚主政广东的余汉谋杀害说起了。

被杀害的农业经济学家冯锐

在写完并出版《农业常识》与《乡村社会调查大纲》二书后,冯锐大约完成了他在平教会里的任务,于1930年左右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广州,应聘为私立岭南大学农科教授。不久,由于当时主政广东的陈济棠颁布了“广东三年施政计划”——2009年大象出版社影印之1932至1934年《广州市政府三年来施政报告书》一厚册与“广东三年施政计划”同期,里面并没有关于糖业发展状况的内容,或许糖厂发展地都不属于广州市管辖——缺乏人才,急欲延揽,于是国民党元老古应芬、广东省主席林云陔向其推荐了刚回广东执教且深通甘蔗种植的冯锐。在冯锐之前,甘蔗之种植早有邓植仪、邵年尧等学者的注意培植,土法之制蔗糖,在广东亦是久有的传统。但像冯锐这样通过大佬、官员之推荐而得主政者之赏识,从而实施自己所拟订的“三年广东糖业计划”的,可谓稀有。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