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崇左市政府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2)

时间:2015-03-02 15:59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增强。据初步核算,“十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8亿元,年均增长

  ——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增强。据初步核算,“十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8亿元,年均增长41.44%,2005年比“九五”期末增加了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全市累计新开工规模以上项目达1545个,比“九五”时期增长20.33%。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扶绥海螺首条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及三锰龙、凯丰、金格、伯利特等企业电解金属锰等一批锰业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与法国康密劳公司合作的广西埃赫曼年产4万吨电解二氧化锰、东亚蔗渣文化纸浆厂、东亚日产500吨精糖生产线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左江流域抗旱灌溉工程、太平古城项目、崇左东盟国际物流中心、凭祥南山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均取得重大进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投入交通道路建设资金达44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41.35亿元。南友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我市作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国际大通道作用进一步发挥;大新—崇左、崇左—上思、龙州—水口二级公路和崇左绕城线二级公路、崇左三桥、崇左至驮卢出城二级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崇左—钦州高速公路、雷平—硕龙—下雷二级旅游公路和宁明—爱店二级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我市即将实现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目标,以崇左为中心,通往首府、通往各县(市)的“一小时交通圈”初步形成。能源建设也取得重大突破。上利、格强、先锋等一批水电站竣工投产,扶绥山秀水电站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已进入安装阶段,桃城、上龙两个输变电工程以及网区加装无功补偿项目都按期顺利投运,新建220千伏东平变电站、110千伏佛子变电站和东罗变电站、龙州电站等项目工程进展顺利。南宁—金马—桃城变电站的220千伏线路建成投产,实现了崇左南部和北部的电网联网。同时,崇左火电厂等重大能源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口口岸联检楼已交付使用,友谊关、凭祥(铁路)、爱店、硕龙等四个口岸的联检楼建设已基本竣工,近期交付使用。凭祥南山物流园已开展征地工作,龙州物流中心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明显扩大。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顺利进行,取消特产税,免征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投资软、硬环境逐步改善,财政体制、政府机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市涌现出了一批效益比较好的大企业,其中中信大锰公司、扶南东亚、东门南华、龙州南华等4个企业2004年产值进入广西工业企业前50名。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大发展,到2005年底全市私营企业累计达1081户,注册资金10.7亿元。以口岸为依托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快,对外贸易和利用外来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4600万美元,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3.2%。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86亿美元,增长49.08%,其中出口4.11亿美元,增长46.60%,外贸出口总额连续三年排名全区第一。

  ——新阶段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全力开展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和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边境地区、贫困山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77.67万人减少到2005年底的68.39万多人,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例由34.28%减少到29.35%。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占农业总人口的比例由8.5%降到4.8%。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收入及其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据初步核算,“十五”时期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3%。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明显进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村屯和文明家庭等活动取得新成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先后有7个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有23个单位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普九”攻坚取得良好成效,全市已有6个县(市、区)通过了自治区“普九”检查验收,“普九”人口覆盖率从建市初的37.4%提高到82.3%。普通高中规模扩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完成南宁师专和南地二师、南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和南宁商业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工作,南宁师专专升本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锰业、蔗糖业、热带林业等3个人才小高地建设加快,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持续提升。打造花山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两届花山文化艺术节、三届崇左(德天)边关国际旅游节和南疆青年文化艺术节等,成功举办“赤色龙州、左江风云”红色旅游主题活动和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龙州起义75周年纪念活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能力有新提高,非典、禽流感等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无偿献血工作被自治区评为先进城市。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女子足球邀请赛。新闻出版事业繁荣,出版物和网络管理得到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89%,“村村通”阶段性目标全面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我市被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评为2005年度广西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市民委和龙州县、扶绥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驻邕部门的管理及资产盘活工作等方面均取得新成绩。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建设“平安崇左”取得明显成效,被中组部、中央综治委联合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边防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继续推进,驻崇左市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支持和参加地方建设以及抗灾救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统计、审计、粮食、民政、供销合作、工商管理、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震、气象、人防、档案、保密、信访、地方志等方面工作整体推进。金融、通信、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行业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