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出口大国的减产周期拉动了国内糖业的增产周期,国内糖业 的增产周期后期又遭遇了出口大国增产周期,导致了三年来进口 糖对国内糖的残酷进攻 2) 国家 2010 榨季收储价格定价过高,对蔗农乃至整个糖业的保护, 使得中国糖业没有正视自己的弱点,另外一方面反而引来了汹汹 的外部竞争。 3) 行业不能回避的根本问题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包括品种含糖量 低,单位面积土地产量低,人工收榨效率低 4)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单位重量蔗的生产成本高,其中又含有人工 收榨费用的显著增加 42 5) 另外,制糖企业近年来忽视了产品质量的控制,据下游食品企业 称进口原糖炼制产品的质量要好于国产糖,这是国内自产糖市场 表现欠佳的又一原因。 最重要结论: 1) 中国糖业的核心矛盾是农业生产效率不高与成本过高之间的矛 盾; 2) 单位糖成本能否低于全税进口糖,是中国糖业的生命线。 43 8 糖业预测 8.1 国际环境利空因素 8.1.1 国际糖格局:库存高企贸易流过剩新高 自从 2011/12 榨季开始,已经连续三个榨季贸易流过剩,本榨季 末,预计贸易过剩量仍超过 350 万吨,机构多数的预估在 400 万吨左 右。 本榨季末, 预计全球库存仍维持在 7000 万吨以上, 即使 2014/15 榨季全球产销出现当季短缺,贸易流将仍然延续过剩,最终如产销平 衡表医一样,连续出现四年过剩。 8.1.2 国际现货糖:主产国 18 美分以上卖出 外塘在 18.5 美分遇到阻力, 主要是泰国现货糖的卖出套保护盘。 泰国配额 B 的定价在 18-18.5 美分/磅。而盘面 18 美分以上,加上泰 糖之前 0.6 美分以上的现货升水,足以出发这一卖出机制。 目前从泰糖现货升水来看,3 月中旬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从 0.8 美分左右迅速下滑至 0.1 美分,个别交易日甚至跌平,显示泰国糖厂 抓紧巴西糖出口淡季,迅速销售。 8.1.3 2014/15 榨季泰国或仍增产 尽管泰国蔗价下调,但是泰国本身处于面积扩张的周期之中,加 之政府补贴蔗价, 泰国农民仍然偏爱种植甘蔗,尤其是在泰国普遍 44 干旱的威胁下,甘蔗较大米等作物更具有耐旱的优势。 从榨季估产来看,预计泰国本榨季产量当达到 1100 万吨,乐观 的估计甚至会超过 1150 万吨,12/13 榨季泰国种植甘蔗面积 933 万 莱,泰国政府计划在未来的三个榨季继续增加 200 万莱的种植面积, 基本上是从水稻改种甘蔗。 也就是说泰国下榨季仍有继续增产的潜力。 另一方面,泰国本榨季的糖增产主要是出糖率提高的原因。 8.1.4 美国调低向巴西进口乙醇配额 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的报告显示, 美国由于自身乙醇产能的上升, 从今年开始降低了对巴西进口乙醇的配额。 作为巴西乙醇的最大国际 买家,该举措将可能使得巴西对乙醇生产的减少,相应的蔗糖生产的 数量将会大增。 8.2 国际环境利好因素 8.2.1 巴西迎来减产周期 从今年即 2014/2015 榨季开始, 巴西进入了甘蔗产量周期的减产 周期,将来三年内巴西的糖产量将会以每年接近 3-5%的速度逐年下 降,因此国际糖价应当有回升期望,另外巴西对我国出口配额外原糖 的意愿应当也会大减。 8.2.2 厄尔尼诺现象预期 今年热带气候显现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某些预兆, 各个研究机构纷 45 纷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将会影响太平洋周边地区, 具体而言就是产糖大 国巴西。从历史经验来看,厄尔尼诺现象会给巴西带来大面积的风害 和洪涝,造成巴西蔗大面积减产,严重推高国际糖价。这无疑是国际 性的糖价利好。 8.2.3 乙醇仍存在变数 虽然巴西乙醇出口的需求减少了, 但是巴西国内汽车行业的蓬勃 发展以及乙醇汽油的快速推广,将使得巴西国内的乙醇消耗量激增。 巴西国内乙醇需求以及乙醇蔗糖收益比的弹性, 仍可以作为巴西糖价 乃至国际糖价的底部支撑。 8.3 国内环境利空因素 8.3.1 国内库存压力巨大 截止至 2 月底的产销情况看,全国的工业糖库存 547 万吨,不仅 高于往年 450 万吨的中值,也高于 11/12 榨季 520 万吨的峰值。目前 销售率不到 40%,销售压力偏大是事实。 随着国家贴息企业自储政策实施,集团销售压力能有所缓解,但也只 不过是压力后移而已, 否则本榨季的未消化库存将导致下榨季的价格 也难以有起色。 目前来看,榨季末库存将达到 1000 万吨,加上每年配额进口的 194.5 万吨,意味着即使未来一年中国不产糖,仍能够满足全国的消 费需求。这是一个极为可怕的事实。 46 8.3.2 进口糖量及库存 目前加工糖产能不断加建,年内已经达到近千万吨级。今年 3 个 月内进口糖达到 86 万吨,加工糖库存预计在 160 万吨,加上国产糖 的工业库存峰值 600 万吨,今年仅消耗库存的供应峰值就可以达到 750 万吨左右。 8.3.3 国储库存高企,收储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政府终于意识到单纯保护性收储的拔苗助长作用, 目前改为目标 价格管理模式,并最早在下个榨季开始实施。未来面临的压力主要是 国库现有库存的消化,以目前 700 万吨的库存推断,按照国库最终保 留 3 个月食糖用量计算,未来大约要出库 400 万吨糖,这是糖价上行 在半年内的中期压力。 8.3.4 消费仍显疲软 国内的食品饮料产量来看,2013 年呈现逐月走低的时点,绝对 量仍在微量增长,但是增速明显回落,十二五以来食糖消费连续多年 增长以后面临瓶颈。 |